第142章 報應 (第1/4頁)
寫離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承光十二年秋,八月,甲戌,皇帝內禪,太子嗣位,群臣上尊號承光元睿文聖武孝皇帝,甲申,赦天下,改元天德。
太子妃沈氏立為皇后,太上皇后張氏上尊號皇太后,太子母郭氏冊為恭太后。
太上皇這一場猝不及防的風疾將尉遲越的計劃全盤打亂。新帝即位,要接受百官朝賀,該封的封,該賞的賞,還要享太廟,祀南郊,主持移宮事宜,尉遲越本來在主持審理薛鶴年和曹王謀逆案,不得不暫且擱置。
沈宜秋這新上任的皇后也是忙得腳不沾地,好在一回生二回熟,事情雖多,處理起來還算得心應手。
兩人商量了一下,還是決定住在太極宮,蓬萊宮仍留給張太后與一眾太妃居住,太極宮不如蓬萊宮地廣,苑囿景色也多有不如,但三省六部的官廨都在左近,方便尉遲越處理政務。
太上皇的後宮十分龐大,妃嬪加上掖庭美人足有數千,大部分從未承寵,尉遲越登基後便下詔遣散上千掖庭宮人。
而新帝在東宮時的兩位良娣徹夜為太上皇誦經祈福,孝感天地,皇太后下懿旨收為義女,封為縣主,併為華原縣主宋氏與揚州大都督府長史三子賜婚。
太子妾室出宮嫁人是史無前例的事,群臣自然要諫上一諫,不過有皇太后在前面頂著,皇帝又鐵了心要與皇后比翼雙飛,鬧了一陣也就慢慢消停了。
不過更叫百官錯愕的還在後頭。翌年,文安縣主王氏擢制科,授正九品校書郎,總領秘閣圖籍,不過這就是後話了。
新帝后宮本就寒酸得可憐,如今碩果僅存的兩名妾室也各有歸宿,便是瞎子也看得出新帝是什麼意思。
前朝有尉遲越頂著,沈宜秋在太極宮中忙著接掌宮務,倒是不用操心。
不過她料著恭太后知道了定要鬧一場,就算有皇太后壓著,酸話總要說兩句,誰知飛霜殿風平浪靜、悄無聲息。
詔書下了半個月,沈皇后總算等來了飛霜殿的黃門。
郭賢妃成了恭太后,沈宜秋卻一點也不懼她,尉遲越這生母雖不著調,膽子卻不大,也做不出什麼真正陰毒的事,否則皇太后也容不了她這麼多年。
不過沈宜秋不以為意,尉遲越卻不放心她一個人去飛霜殿,生怕她被郭太后擠兌,硬是從百忙中擠出時間來陪她一起去。
到得飛霜殿,恭太后乜了一眼兒子,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阿孃難道會吃了你媳婦麼?”
尉遲越握著沈宜秋的手:“兒子久缺定省,正好來請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