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走出吳莊( 二)緊急集合 (第2/6頁)
匿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穿過食道進入胃裡,燒出兩眼生淚;她爹遞來這小條兒,文景一看就急忙放下碗,掏出手絹兒來包了塊玉茭窩頭,夾在腋下,啪哩乒啦就朝十字街跑。她爹見她著急得忘了鍬,追出來朝著女兒的背影喊:“鍬!不拿鍬了?”陸文景頭也不地摔給她爹句話“有人給借下了!”。
十字街口的井臺上,民兵連長兼青年突擊隊長吳長紅正點名。青年突擊隊隊員們人人肩挎軍用水壺,腰繫軍用帆布帶,明晃晃的鐵鍁立在身體右側,個個威風凜凜、英姿勃勃、整裝待發。
陸文景不敢正視井臺上訓話的吳長紅,象鼠竄般擠到陸慧慧身邊兒,小聲兒問:“替我喊‘到’了沒?”慧慧身體挺得筆直,雙眼一眨不眨地盯著吳長紅,繃著臉兒搖了搖頭。
陸文景見慧慧那故作嚴肅的樣子,心中便老大地不高興。因為青年突擊隊員賺高工分,中午還吃集體灶,所以紀律嚴明。點名時不在場的名下要打叉,兩個叉扣一分工。累積十個叉就開除出隊。開除出隊後就只能隨嬸子大爺們去大田裡勞動,掙普通工分了。這既與經濟待遇相關,也關係著政治前景,你一旦被青年突擊隊除名,那就入團入黨也沒望兒了。所以要求上進的年輕人都想進青年突擊隊。但進青年突擊隊是有條件的,首先是貧下中農子,其次是直系親屬和會關係沒有任何政治問題的中農、上中農子,再其次是家庭出身雖然不太好,但本人的父母是革命幹部和黨員的,也可以加入。慧慧的娘是地家庭出身,耳朵又炮打不通地聾,慧慧的姥姥又有病,慧慧是家中的長女,常常替她娘去送東送西,這種劃不清界限的狀況就弄得慧慧沒有一點兒亮堂氣了。慧慧本來不具備進入青年突擊隊的資格,還是陸文景看在同學加朋友這友誼的份兒上,在吳長紅耳邊說了慧慧無數的好話,吳長紅又在他二哥吳長方那裡據理力爭,才把慧慧提拔進青年突擊隊。理由當然是冠冕堂皇的:慧慧在中學讀書時就加入共青團,一直在要求進步靠近組織。家庭出身不能由她自己選擇,追求光明卻是她一貫的選擇。劃清劃不清界限,不能看表面,慧慧有一次還與陸文景說看了紅色娘子軍很受感動,由南霸天聯想到了她的老爺。可進了青年突擊隊後,這慧慧的表現也太扎眼了。那天晚上收工家時,暮色已籠罩了田野。挑了一天的河泥,人們累得都不想說話了。一個個筋疲力盡,口乾舌燥。一路上只聽見空籮筐和著扁擔的呻吟。陸文景恨不得一步跌家,撂下挑子就喝口水撥口飯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