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劍至天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夜幕降臨,繁繁星空。
“兩位閣老,陛下到底想幹什麼?我等既然隨駕出征,縱使兼領著本職差事,可也不至於說不能聽取前線軍情吧?”
“就是說啊,陛下愈發倚重武將,卻不聽我等諫言,這絕非是什麼好事啊,倘若長此以往的話,那大明必然走窮兵黷武之路。”
“現在我等被拒在中軍之外,對遼前戰況如何根本不瞭解,御駕麾下那幫參謀將校,掌握著眾多的軍機要務,這算怎麼回事啊。”
“倘若是這般的話,當初陛下要我等隨駕意義何在?受遼左戰局的影響,朝廷可是揹負著沉重的擔子啊。”
營帳之內,隨駕的一幫文官圍坐在一起,看向沉默寡言的溫體仁和周延儒,你一言我一語的講個不停。
自崇禎皇帝御駕親征以來,他們就像是提線木偶一般,往往有任何變數時,他們都是最後才知曉的。
這種被拖拽著的感覺,讓他們內心很是不滿。
從維新變法的大旗亮明以來,大明的權力中樞所在,新舊矛盾可謂是日益激化,這也導致很多事情發生。
崇禎皇帝的乾綱獨斷,讓很多文官的心底生出不滿,這種切實利益遭受損失的感受,不管是誰,都不願所謂的維新變法能繼續下去。
“諸君,請安靜一下。”
溫體仁撩了撩袍袖,伸手安撫道:“想必諸君也都揣摩到了,陛下御駕親征並非平叛建虜,收復遼疆失地那般簡單。
從御駕親征開始,朝堂就亂成了一鍋粥。
特別是孫元化、孫傳庭、盧象升、陳奇瑜、袁可立這批地方要員,在各地推行所謂的新法,導致地方的矛盾激化。
這對於大明社稷而言,絕非是什麼好事。
我等身為大明臣子,要為了社稷仗義執言,就算是想叫社稷中興,也不能像這般強行推動新法。”
眾人聽聞,無不點頭表示認可。
相較於扶持產業領域的發展,最叫文官群體受不了的,就是所謂的官紳一體納糧一體當差、攤丁入畝等土地新政。
這些新政的落實,等同於在削減他們的特權,倘若任由這些新政,在大明的北方諸省推行起來,那後續必然向其他地域推行。
“現在對於我等而言,需要的就是耐心。”
周延儒想了想,看了眼溫體仁,對眾人說道:“眼下天子的決心很大,想要透過御駕親征一戰,徹底解決建虜叛亂之事,繼而收復遼疆失地。
倘若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