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劍至天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皇權的拱衛和加持,較大程度來自於軍權,這亦是文官群體,為何要控制住兵部,架空五軍都督府的根源。
‘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思想,深深影響到很多文官,在文官群體的眼裡,天子老實待在紫禁城,聽取他們所進諫言即可,至於其他的事情,自有朝堂來進行解決。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崇禎皇帝手裡所實掌軍權,無需走兵部的流程,只需一道中旨就能調遣,那形勢就發生改變了。
三大營、九門提督府、勇衛營、四衛營、天雄軍、東江軍、天津兵……
即便其中的多數兵馬,不是在陝西那邊,就是在遼東地帶,但圍繞京畿一帶的兵馬,同樣也是不少的。
“對了,還有一件事情。”
見諸臣接過公函,準備翻閱之際,崇禎皇帝伸手道:“朕打算增設講武堂的規模,以便於培養能打仗,敢打仗的武將。
更改西苑講武堂,為皇家軍事學院,凡進三大營任職的將校,必須進此地進修,方可實授武職。
在京增設大明陸軍講武堂,大明炮兵講武堂,在津增設大明海軍講武堂,除此之外,遼東、山西、陝西、山東四地,亦增設一座講武堂。
所需一應講武堂教員,包括籌建所需糧餉,皆由朕自行解決,無需朝堂過多分憂,行啦,你們看吧。”
“!!!”
王洽、李邦華他們聽聞此言,無不是面露驚意,天子徹改大明軍隊之念,算是不容更改了。
當初西苑講武堂的設立,就叫朝中不少文官所詬病,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從講武堂所出去的武將,的確為大明分憂不少,更立下很多功勳。
面對這樣的情況,朝中的一些文官,雖不喜天子倚重武將,但也沒辦法多說其他,畢竟大明境內的叛亂,的確太嚴重了。
可現在天子增設這般多講武堂,甚至還將西苑講武堂,改名為皇家軍事學院,這擺明就是想抬武將群體的地位啊。
王洽、李邦華他們可以預見,此事在朝傳揚開來,肯定會引起不小的風波。
但是那又能怎麼樣呢?
增設的這批講武堂,不動用國庫的銀子,全靠天子內帑支撐,就算是再反對,天子該做,還是會做的。
“陛下,臣覺得用一年的時間,裁撤掉宣府鎮、順天府、永平府所轄衛所,時間有些過長了。”
王在晉看著手裡的公函,皺眉說道:“透過裁撤京衛的經驗,此事不能拖延太久,不然會生出諸多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