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劍至天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明現在所面臨的尷尬境遇,就是所能用的人太少,不是經科舉制上來的官員,而是真正具備新思想的人。
很多時候,崇禎皇帝心裡也想多多推動改變,怎奈可用的人就這般多,就算有再多好的構想,也必須一步步來。
貪多嚼不爛的道理,崇禎皇帝比誰都要清楚。
尤其是現階段的大明,就是一個比爛的時代,看似大明法紀無處不在,可惜在很多地方卻並非這樣。
現實,往往是很殘酷的。
“現在直隸各地的皇莊,所開設的新學,募集到多少寒門學子了?”一身便裝的崇禎皇帝,走在這熙攘的坊道上,對身旁王承恩詢問道:“除了那批遺孤之外,這批所開新學,又有多少黎庶子弟,真正進到其中進修?”
“回皇……老爺的話。”
王承恩一頓,看了眼左右,微微欠身道:“據先前所匯總的情況,各地開設起來的皇莊新學,共計募集寒門學子七百餘眾。
這些寒門學子,多數是科舉無望,所以對新學所開俸錢很滿意。
除恩養的那批遺孤外,僅適齡的黎庶子弟,就高達五萬餘眾,修習著老爺命人編撰的各類學科。”
“嗯。”
崇禎皇帝想了想,開口道:“這些黎庶子弟,應該都是先前安置的災民吧,那在這些時日,叫川海總會聚攏孤兒,進行的怎樣了?
現在天下不太平,各地災情頻生,賣兒賣女的情況必然嚴重,地方官府為不影響政績,只怕多會隱瞞此事。”
“回老爺的話。”
王承恩繼續說道:“川海總會聚攏孤兒,已經有七萬餘眾了,最大的都快成年,按照您的指示,這些人都向西山送來。
不過這幾個月間,曹同知遴選走兩千餘眾,說是為錦衣衛培養骨幹。
現在西山那邊,面臨著一個問題,就是傳授課業的寒門學子太少,不過奴婢已經命人去別處聘請了。”
培養多領域的人才,是崇禎皇帝一直秘密進行的事情,在這個文盲遍地走的時代,能識文斷字,那所過生活並不差。
哪怕是不能考中科舉,步入大明仕途,在各地也能找到維持生計的差事。
不過在崇禎皇帝的眼裡,想提升大明的生產力,想叫大明徹變,就必須多多培養人才,這不僅僅侷限於做官。
像槍炮研製,農業,財會,冶煉,紡織、造船等等,太多太多的領域,都需要一批高質量的技術人才。
尤其是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