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草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宋國軍隊被魯軍打了個落花流水,灰溜溜敗逃而歸。
這便是魯宋歷史上的黃地之役。
宋國主動挑起的這場宋魯黃地之役,居然被打敗了。
當時宋穆公非常惱火,他當然要報復了,於是籌備再次討伐魯國。
魯惠公也是真生氣了,但由於年歲已高,且身體一直不好,結果未等宋國人來討伐,自己因病而逝。
魯惠公去世後,由魯隱公為攝政魯國國君。
魯隱公那個忙啊,他一邊要應付宋國人的入侵,一邊要操辦先君魯惠公的喪事,非常辛苦。
當時鄭國國君鄭莊公看到了魯國與宋國之間的矛盾,老成穩重的鄭莊公當然知道,鄭國一直以來被宋國所壓制,最好是要有自己的盟友。
鄭莊公有意親近魯國,於是借自己周王朝卿士的政治地位,拿出魯國大喪期間,宋國不能討伐等理由,積極調停兩國矛盾,使魯國與宋國暫時罷戰。
但宋國對魯國的敵意根本沒有消除,所以魯隱公保持了高度的警惕。
按照特事特辦的原則,魯惠公喪事並未嚴格按諸侯五月而葬的喪禮落實。
魯隱公攝政的第二年,即公元前722年,魯隱公抓住宋國新君宋殤公新即位的機會,主動向宋國示好。
魯宋兩國總算達成了和解,雙方在宿地結盟,表示從此和平相處。
解決了與宋國矛盾問題,魯隱公重新安排了先君魯惠公的葬禮,這是魯隱公要向魯國上下表示對先君的高度尊重。
尊重先君,就要尊重先君的遺命,這個遺命,當然包括今後自己是要還政於公子允的。
也就是說,魯隱公所做的為先君魯惠公重新操辦葬禮,其用意就是為了突出自己對公子允的重視。
史料記載,儘管這次重新為魯惠公辦理葬禮的一切工作是攝政的魯隱公在做的,但他把這個隆重的國葬儀式,交給了公子允主持。
於是,前來參加葬禮的列國諸侯和卿大夫看到的魯國國君,是公子允,而非攝政的魯隱公。
只要符合公子允利益的事,魯隱公都認為是極端重要的大事。
如魯隱不但重新安葬魯惠公,還在公元前719年12月魯惠公夫人仲子去世時,請求周天子予以禮遇。
當時天子周平王專門派大夫送來了相關葬禮用品,史料記載為賵,即四馬拉的乘車和五匹絹帛。
這種葬禮知識非常繁瑣,比如,單單是講這個下葬所用到的乘車,如果是天子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