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之不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恰逢亂世,當初侯爺隨天子起事,不過兩載,狡兔死,走狗烹,實屬讓人心生涼意。恐怕這幾年內,燕韓國中都不會太平,知曉侯爺同天子間隙,恐怕各路諸侯和封疆大吏都會頻頻試探侯爺的意思……”
馮雲是想起了早前的北輿。
北輿就是因為國中內亂,導致政權交替頻繁,後被燕韓吞併。
天子登基前是安北侯。
安北侯的封地就是早前北輿國中的一部分,所以,嚴格說來,安北侯的封地其實就是早前的北輿,這次新帝登基,國中不少諸侯和封疆大吏心中不舒服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跟隨新帝起事而受封的駐軍中,有很多祖上曾是北輿人,而並非燕韓人。
北輿百餘年前都被燕韓吞滅國了,眼下朝中掌權的官吏和將領卻忽然換了一批北輿後裔。
這幫人對新帝忠心,更加激化了燕韓原有勢力的矛盾。
這些矛盾必然不可調和。
這也是為何新帝上來會朝京中一些老牌世家動手,因為這些老牌世家未必支援新帝,即便支援,也是陽奉陰違,新帝要給自己的心腹吃上一枚定心丸。
侯爺早前提醒過新帝不可,但新帝最後還是執意。因為新帝的野心太大,需要這幫心腹幫他,所以新帝同侯爺勢必走上兩條路。
原本的天家早就腐朽,朝廷分崩離析只是時間問題。侯爺同新帝起事,敬平侯府滅門大仇得報,侯爺已經退出京中,就是不想同新帝衝突。
新帝殺伐果斷,聯姻也好,封賞也好,籠絡了人心,也排除了異己,確實很短時間內“穩定”了國中大局,讓周圍蠢蠢欲動的諸侯都紛紛開始觀望。但這樣的“穩定”本身就極其危險。
如今萬州與天子不和的訊息一旦傳開,天子要操心的,就不是萬州,而是其他蠢蠢欲動的勢力……
馮雲正欲開口,正好聽陳倏道,“我已經讓萬超調駐軍至平南,可將平南先做萬州屏障。平南有天塹,位置一樣很重要,從今日起,萬州也好,平南也好,都是敬平侯府所轄,無論國中是否太平,是否有戰亂,敬平侯府護一方百姓無虞。”
顧來和馮雲拱手,“是。”
其實敬平侯府無非又退回到了早前時候,並無損失,天子的詔令也可不聽。
陳倏又道,“天子與我心知肚明,讓人放話出去,我與天子不和,如此,沒人會操心萬州之事,我們也有更多時間處理平南。等春巡結束,我帶夫人去平南半載,先將平南之事處置好,未雨綢繆,屆時馮叔你跟我去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