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之不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趙文域在鎏城舉旗, 稱晉帝。
在公孫旦的建議下,晉帝仍沿用了國號燕韓。
趙文域是前朝血脈,比起葉瀾之造反謀逆而來的天子之位, 用燕韓的國號更名正言順。
公孫旦極善攻心。
趙文域用國號燕韓,讓葉瀾之騎虎難下。
葉瀾之若是不改國號,就是天下的笑柄;若是改, 便等同於承認了晉帝才是燕□□統。
公孫旦做的第一件事,就讓葉瀾之芒刺在背。
鎏城不滅, 葉瀾之寢食難安。
所以葉瀾之的精力幾乎都在對付鎏城的上。
因為晉帝用了燕韓國號, 其實百姓和諸侯便私下都將眼下的朝廷稱為新朝, 藉此區分和晉帝在鎏城新建的燕韓。
趙文域在鎏城舉旗, 早前燕韓國中的世家蜂擁而至。
葉瀾之在京中滅門了好些世家, 弄得京中人心惶惶。趙文域稱帝后,京中和周遭的其他世家紛紛東逃, 京中彷彿都是世家逃竄的景象,一時間京中都在盛傳豪門世族都不看好新帝, 而看好晉帝,恐怕新朝堅持不了多久之說。
不少京中百姓也將信將疑, 跟著遷出京中。
所以在二三月的時候, 晉帝不斷招兵買馬,逐步強盛的時候, 京中大批世家和百姓都在舉家外遷,逃離京中。
一時間不止京中, 國中各地都開始風言風語。
不少諸侯都想趁機中立,既不聽臣服於晉帝新建的燕韓,也不再聽新朝的。
葉瀾之擔心的是,漸漸的, 新朝會開始逐漸喪失對各地諸侯和封疆大吏的威懾,逐漸淪為一個只有名義上的朝廷——有名無實,沒有人受管控,也沒有人公開態度。
果真到等到四五月,早前那些有私心的諸侯,原本就不怎麼甘願臣服於新朝,為了脫離新朝的管束,開始在背後推波助瀾,想不經過任何兵變,悄然將權力攥回了自己手中。
眼下不做些什麼,事態就真的可能朝此發展。
葉瀾之需要儘快解決掉趙文域。
不僅如此,他要更加拉攏這些老謀深算的諸侯和封疆大吏。
這一點,葉瀾之始料未及。
雖然眼下朝中還是看起來一片太平,但要演變為一個空殼子只是朝夕之間的事。
葉瀾之沒想到,造成今日這個局面的人,不是陳倏,而是前朝一個不受寵的皇子。
他的母妃還險些被駐軍按在宮中受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