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節 兵逼宣府 (第1/4頁)
閃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宣府總兵楊洪絕非楊勇那樣的人,雖然在土木堡戰役中,楊洪拒絕出兵救援被圍困在土木堡的英宗,因此受到了責罰,不過以當時的情況來看,楊洪的決定無疑是正確的!如果他率領宣府的兩萬兵馬馳援土木堡的話,不但無法將英宗救出來,反而會將宣府給丟了。到時候,蒙古大軍將長驅直入,京城保衛戰將提前一個多月打響,而那時候,朱祁鈺與于謙還沒有能夠加強京城的防衛力量,結果,恐怕就是朱祁鈺不得不逃到應天府去當流亡皇帝了!
這楊洪確實是一個有頭腦的將領,在戰場上,他不會率兵衝殺,不過在朱祁鈺決定給他一次機會,讓他繼續鎮守宣府之後,楊洪數次退去了蒙古大軍,保證了宣府的安全,並且為京城贏得了準備戰爭的時間!可以說,如果以智力來排名的話,楊洪在當時明將中至少排前三位。他與大同總兵郭登是邊關最出名的兩位將領,也是最讓蒙古人頭痛的兩人!
這次,陳懋率軍到達宣府東北面的時候,楊洪已經關死了城門,明擺出一副不跟你打的樣子來,讓陳懋的騎兵根本就發揮不了作用!而且,這楊洪也發出話來,就算是朱祁鈺親自到了,他也不會開門迎接!顯然,楊洪此時的態度已經偏向了朱祁鎮一邊!不過陳懋也沒有魯莽行事,他立即派出一萬騎兵擋在了宣府與保安之間,切斷了宣府與京城之間的聯絡,而自己則親率其他三萬多騎兵,守在了宣府東面,等待著朱祁鈺率軍到達。
說到楊洪的態度,這還與京城保衛戰之後,由於謙起草的那份有功人員名單開始!作為宣府總兵,楊洪雖然沒有在京城保衛戰中立下大功,不過,當時仍然有數萬蒙古軍隊在宣府附近活動,遙應也先的入侵軍隊。如果不是楊洪在宣府抵擋得力,這兩支蒙古大軍會師到一起的話,那麼京城就危險了!在楊洪看來,自己鎮守宣府也算是有很大功勞的,至少遲滯了蒙古援軍的行動,為朱祁鈺在京城大敗也先創造了條件。不過,于謙並沒有將楊洪列入有功人員名單,後來還是朱祁鈺將楊洪由帶總兵升為了總兵,也就是給了個正式名義而已!這算不上是什麼賞賜,因此,楊洪對於謙,朱祁鈺也就懷恨在心了!
這次,石亨,張輒等人扶持朱祁鎮復位,楊洪並沒有立即表態,原因很簡單,京城防禦空虛,且於謙率領神機營已經佔領了永安城,等待朱祁鈺回京平叛,而大明主力全在朱祁鈺的手裡。如果朱祁鎮打不過朱祁鈺的話,那他倒向朱祁鎮不就完蛋了嗎?同樣的,徐有貞這個指揮策劃叛變,同時已經掌握了朱祁鎮一朝大權的人也認識到,宣府能否守住,成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