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節 朝鮮王國 (第1/6頁)
閃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朝鮮的李氏王朝本身就是在大明的扶持之下建立起來的。朝鮮李氏王朝的建立者李桂成原本是高麗王國的大將,而高麗王國在明初,曾要求明朝將鴨綠江以北,鐵嶺以南的土地“歸還”朝鮮,因為在歷史上那裡曾經是高麗的一部分,不過,後來被數國數朝反覆佔領。當時高麗王見明朝剛剛建立,國力微弱,也就想趁這個機會奪取這片土地。
李桂成就是高麗王派去的主將,一聽說要進攻中國,李桂成都嚇了一跳,他當然不敢了白痴都知道,明朝再弱,朝鮮也打不過明朝。而高麗王一怒之下,殺了李桂成的兒子,而李桂成則一不作二不休,立即率軍殺回了漢城,發動軍事政變,推翻了高麗王朝,建立了李氏王朝。接著,李桂成遣使來到大明,請求大明承認他的地位,以及政變的合法性,並且表示永世尊大明為天朝父國。
朱元璋也就做了個順水人情,並且取了“朝鮮”這個名字,承認李氏為朝鮮王室。也正因為如此,李氏王朝才具有了合法性,並且從此以後成為了大明的鐵桿盟友,大明最為忠誠的屬國。幾十年下來,李氏王朝在朝鮮的統治還算比較得人心,特別是大明在北面幫朝鮮擋住了蒙古之後,朝鮮面對的也僅僅是倭寇的侵犯而已,並沒有大的危險。顯然,這是一個生長在溫室裡的國家,所以,當日寇大舉入侵朝鮮的時候,朝鮮軍隊才會敗得那麼迅速,徹底!
這次,大明出兵幫助朝鮮消滅了侵略者,光復了三千里江山,朝鮮國王自然是感激不盡。不過,對朝鮮來說,戰火雖然熄滅了,可是更大的問題卻擺在他們的面前,而這些問題之中,有兩個特別重要。一是駐紮在朝鮮的近二十萬明軍的去留問題,要知道,這二十萬明軍,要在朝鮮扶持一個新的王朝起來,根本就不是什麼難事。二是朝鮮百姓的生活問題,經過了這一年來的戰火摧殘,朝鮮也是民不聊生,百姓生活困苦,而能幫上忙的,也就只有大明瞭!必須要解決好這兩個問題,李氏王朝才能夠在朝鮮生存下去!這也是朝鮮國王恭請朱祁鈺去平壤的主要原因。
當然,朝鮮國王想到了這個問題,身在京城的內閣總理大臣于謙也想到了這個問題。他雖然無法親自趕往朝鮮,與朱祁鈺商討朝鮮戰後事務的處理辦法,不過,于謙卻派人送來了一封信,他在信裡闡述了大明幾種選擇的利弊,以此給朱祁鈺提供參考意見。而派來的人對朱祁鈺也很有影響,這人就是丁用。不過,丁用並沒有趕往蔚山,而是留在了平壤,他入朝並不僅僅是為了送這封信過來。
朱祁鈺一路沒有做任何停歇,第二天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