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節 騙取壹歧島 (第1/5頁)
閃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對馬島的南面,是靠近九州肥前與筑前的壹歧島。雖然壹歧島離日本本土更近,不過,島上並無優良港口,因此明軍並沒有想過要將壹歧島變成進攻日本的前進基地。不過,攻佔壹歧島是必然的,這裡距離對馬島並不遠,如果島上的日寇打上對馬島的話,那麻煩就不小了!
在攻佔了對馬島上的港口之後,陳懋將第六軍留了下來,然後率領第一集團軍的三個軍殺向了壹歧島。不過,在怎麼攻佔壹歧島的問題上,陳懋手下的三名將軍產生了嚴重的分歧,每個人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衛平認為應該圍困壹歧島,讓島上的日寇自生自滅。當時,帝國海軍是沒有任何對手的,只要摧毀了壹歧島上的船隻,再南下佔領日本本土的港口,留一支艦隊在壹歧島附近巡邏,攔截從其他方向趕來的日本船隻,就足以封鎖壹歧島了。而壹歧島上儲備的糧食本來就不多,日寇都將被餓死,到時候,明軍不費一兵一卒就能拿下壹歧島。
顯然,衛平這個建議雖然可以讓明軍的主力都集中在日本本土戰場上,不過卻有點保守,而且分散了海軍艦隊。本來,李舜臣指揮的西面艦隊的戰艦就不多,只有朱祁鈺指揮的東面艦隊的一半,如果再分散的話,那西面艦隊就沒有多少戰艦了。另外,在明軍登陸日本本土的作戰中,艦隊需要擔任火力支援任務,如果分散艦隊,必然將增加登陸作戰的難度。最後,日本九州,以及本州島南部的港口並不少,且海上封鎖並不完全可靠,島上的日寇也能自己建造船隻,所以,根本就無法完成封鎖任務,反而會留下禍患。
與衛平不一樣,陳豫的建議很直接,攻打壹歧島,集中三個軍,以及海軍艦隊的力量,以最快的速度消滅島上的日寇!當然,這個建議是很魯莽的,明軍已經在對馬島上留下了一個軍的兵力,而且浪費了好幾天的時間,如果再在壹歧島上浪費時間的話,那就跟不上東路大軍的步伐了。且,要徹底消滅島上的日寇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如果這裡的戰鬥拖延下去,讓日寇得到了在本土組織防禦的時間,那麼登陸作戰也不好打!
最後,鄧茂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誘降。這是一個比較折中的辦法,先讓艦隊炮擊壹歧島上的日寇營地,然後迫使日寇投降。不過,明軍在朝鮮的戰爭中,殺光了所有投降的日寇,這次,日寇會投降嗎?
這時候,李舜臣提出了個辦法,雖然,這個辦法有點大膽,還有犯上之嫌,不過陳懋立即就採納了。當然,這個辦法其實並不難,就是在迫降日寇的時候,偽造一份大明皇帝的赦令,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