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國子學 (第3/5頁)
先飛看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玉冠、二十多歲的青年來到寧江面前,一副禮賢下士的模樣:“這位就是銅州的寧解元?”
寧江道:“閣下是……”
路知遠趕緊道:“這位是當朝太尉陳國柱之孫、陳豪陳公子,亦是國子學的上等上舍生,愚兄便是以陳公子的陪讀身份,入國子學。”
太尉之孫……路知遠這是抱上大腿了啊。寧江想著。
誰不知道,當今太后姓陳,陳太尉就是太后的兄長?也就是說,這陳豪可是實打實的國戚。
而成為上舍生,基本上就已經等於是過了三月的會試,可以直接參加殿試。
跟寧江所知的另一個世界不同,這個世界存在著文氣,這就意味著,皇權對士大夫階層,並不佔據多少優勢,而為了平衡與適當削弱士大夫階層,像陳豪這種從國子學出來的外戚,天子一向不吝於重用,這也是太后的兄長能夠位列三公、勳至國柱的原因。
文氣體系的存在,使得帝王比另一個世界的宋、明這種同樣是重文輕武的王朝,要更加的重用外戚,以強化皇權,而另一方面,只要文氣體系還在,外戚就翻不了天,不可能出現另一個世界裡漢朝的呂氏、唐朝的武家那種外戚一手遮天的局面,士大夫們對外戚這種依賴皇權而存在的階層,也能夠有更多的容忍,不像宋朝與明朝,深懼於漢朝、唐朝的先例,對外戚到了稍有冒頭就全力壓制,從各種制度上進行防範的地步。
同樣的,大周王朝的公主們,既不可能像漢朝、唐朝那般囂張跋扈,也沒有到宋朝、甚至是明朝清朝那般,被壓制得一門不出二門不邁,處處忍氣吞聲的地步,大周王朝的公主們,雖然沒有多少政治權利,但卻有著與其身份相符合的政治地位。
而能夠娶到公主,也是一件能夠媲美“金榜題名”的榮耀。
若非綺夢連著兩位新郎官在成親當日死翹翹,她實在是不用擔心嫁不出去。
路知遠竟然能夠傍上陳豪這種大腿,倒是頗有些出乎寧江意料,也不知他到底是怎麼搭上這根線的。雖然如此,以“陪讀”的身份進入國子學府,也是種慣例,當然,也只有陳豪這種皇親國戚才有資格帶“陪讀”,一般的學子,最多隻能帶書童又或小廝。
歷史上,也的確不乏以“陪讀”的身份進入國子學又或太學,最終出人頭地的先例。當然更重要的是,會試與殿試一向都是由國子學的祭酒、博士們出題,然後由禮部和天子從國子學出的題目中擇取,這也是國子學的學生們所佔據的一大優勢,也是路知遠,寧可以“陪讀”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