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神葡萄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帝不想修陵墓。
朝會開到下午,朝中諸位大臣終於散去,有資格參加朝會的張宏人卻沒跟著一起出宮。
百官可太知道洛京這幾個月都發生什麼事了,對這位天子表兄留在這裡所為何事都心裡門清,看見他不走也不多言,只是露出心照不宣的微笑。
張宏跟隨重山去崇德殿,一進去,他坐下來就開始對著小白訴苦。
“陛下幾月不在洛京,不知道洛陽學宮都生了多少事……”
洛陽學宮的主要構成,除了張宏和孫令暻這個靠皇權進來的管理者,就是二十二位大賢帶著他們的弟子或者族中子弟,以及招賢令上計程車人。
這些時間,有些士人仍舊獨自一人,有些被大賢收為弟子,有些他們士人自己抱團一起玩。
學派、地域、身份、個人政治理念……這些東西都把學宮內的人分的很清楚,就算大家都在一起共事,也總是能吵架吵起來,甚至已經進化到不耽誤工作的吵架,嗓門一個比一個大。
沒有耽誤工作,孫令暻只能閉上耳朵當自己不知道。
至於每週一天給他們公開辯論的時間,已經變成學宮內部和外部對噴的平臺。
學宮外的人平時都不能進來打擾學宮工作,也只有每週對外開放的這一天才能進來。
外人裡包括洛京本地不同學派知識分子,貴族子弟,外地來沒被選上計程車人,以及晚來的其他名士。
晚來的人急需證明他們的能力和聲望,為了加入洛陽學宮參與史書編修,拜訪洛京權貴不成後,他們就將槍口對準洛陽學宮內的人。
以一些人為首,他們認為既然是要改天下字,就應該讓天下人參與,不能只交給洛陽學宮這些才學未知的人。
洛陽學宮裡當然有大才,但是有名氣的大才多少,又有多少是沒名氣的普通人?
這話洛陽學宮裡的人當然不愛聽,有名聲有才學的都是大賢,他們自信自己教導的弟子同樣能力出眾,沒名聲的人更不容外人汙衊他們無才。
這兩邊對上以後,不止是每週一天的辯論臺互噴,另一個休息日在外遇上了他們也能當場開噴。
內容從各自學識,對字的認識理解,到個人身份素質,那是應有盡有。
之前那個學宮之內一辯成名的閔子游,雖然他沒有加入學宮,也不是外來名士們的弟子,但也算小有名氣,這段時間就給各種外邊的辯論拉場子,做裁判,又混得風生水起。
“宏表兄,”小白打斷張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