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七章 :婦人之仁 (第1/4頁)
上山打老虎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公子風流 !
鎮江這兒,郝風樓的心情頗為煩躁,戰事沒有進展,而江西來的軍情雖然順風順水,諒山軍已圍了南昌,只是那兒的明軍抵抗也十分激烈,倒是浙江一線,進度非常快,這大大出乎了郝風樓的意料之外。
其實仔細一琢磨,倒也能夠理解,諒山軍對付浙江,是水路齊頭並進,一路是自福建,雖只是區區數萬人,可是這兒,畢竟不是朝廷重點防範的地方,另一路又有水師自舟山襲了寧波,予以牽制,而浙江那地方,民風其實並不保守,對於陳學的接受度,其實並不低,這主要是因為浙江人與福建人差不多,那兒有許多地方多山,多山的地方,耕地是不成的,那得一家老小都餓死,因而許多人不得不走出鄉中謀生,而謀生的手段最好的就莫過於經商了,因而浙人多商賈,雖然許多都是小打小鬧,甚至有的不過是挑著擔走街串戶的貨郎,可是風氣卻較為開放。
再加上那兒的土地最適合種桑,而種桑的目的則是產絲,這浙江的絲有許多都是供應諒山,從前用的是私船,運著這些絲,下海與諒山的工坊主們交易,後來開了海禁,諒山的需求量更大,以至於這裡種桑成風,這也間接導致這裡的許多人是諒山的下游產業,戰事一起,許多人家的絲便難以開啟銷路了,不少人面臨著破產的危險,這些人巴不得諒山軍到來,彌補損失。
所以這裡的抵抗並不激烈。
而事實上來說,除了京畿一帶。諒山軍進兵最大的困境,其實並非來自於官軍。這些官軍往往戰力不強,且是客軍。沒有保家的願望,一旦諒山軍強攻,用不了多久就不免崩潰。反而最犀利的,而是地方上組織起來的民勇,這些人都是本地人,由一些士紳人家組織起來,熟悉地理能給諒山軍帶來不少的麻煩。
浙江沒有士紳組織人力頑抗的土壤,而至於各衛的官軍,幾乎不堪一擊。因而在數萬諒山軍的攻勢之下,這裡的抵抗很快土崩瓦解。
倒是真正難啃的,反而是湖南、江西之敵,甚至一些戰場,需要反覆拉鋸才能最後穩住。
郝風樓一直在的打金陵的主意,若是全線作戰,慢慢蠶食,這戰爭卻不知要打到何年何月,戰爭是需要死人的。靠的也是無數的物資,這樣的損失縱是諒山財大氣粗,怕也難以支撐。
只是金陵方面卻很少露出破綻,即便是偶爾有薄弱的地點。可是面對盤踞於金陵方圓百里之內的五十萬明軍精銳,郝風樓卻也不敢輕舉妄動。
可是郝風樓卻又不能走,留在這裡。給予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