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高文的話在卡邁爾心中掀起了巨大的波瀾,以至於他整個人的閃爍頻率都變成了4/4拍,並且顏色整體發藍起來——並不是他聽不懂高文的意思,而是這個思想跟傳統的魔法道具生產理念實在差別太大了。
即便在技術力高超,部分普通魔法物品已經實現量產的剛鐸帝國時期,很多魔法道具也是作為一種昂貴物品存在的,人們似乎從一開始就將此類魔法道具當做一種稀有、昂貴,可以代代相傳的寶物來看待,家傳的寶劍,家傳的指環,家傳的護符……這些東西用個幾十年甚至兩三百年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剛鐸帝國的技術雖然先進,但由於技術的畸形,他們能夠量產的魔法物品其實從一開始就被限定了品種,基本上只有魔力灌注、魔力塑形類的東西可以量產,而需要深入加工的、要有魔導師參與制作的東西,仍然維持工坊或者實驗室生產的模式。
因為魔導師無法量產。
所以剛鐸帝國雖然技術先進,發展速度卻並不快,尤其是在後期,深藍魔力井的潛力被髮掘差不多之後,整個帝國的強盛和物質的豐富已經不是技術推進的結果,而更多的是“積累”起來的。
所以卡邁爾從未想過,所有的魔法裝置都變成一種廉價、量產、快速消耗的工業產品之後到底會產生什麼樣的變化。
然而他卻無法反駁高文的話——他雖古老,卻不頑固,他只是一時間被自己的經驗限制了思維,但只要把思路開啟,他便會意識到高文說的是對的。
魔法道具變成祖傳寶物,不是因為使用壽命長才變得寶貴,而是因為過於寶貴所以人們不得不讓它長久使用,假如一種魔法裝置可以在工廠裡大批次地生產出來,可以讓每個人都能輕易購買和使用,而且它還能在十幾年甚至幾年之內就更新換代一次,那人們還需要把它珍而重之地代代相傳麼?
高文自己在說出這些話的時候也有著自己的考量——他雖然強調工業產品的“消耗性”,但他也是在思慮周全的情況下才這麼說的。不管什麼時候,使用壽命終究是個衡量產品質量的重要指標,並不是說能夠工業量產的東西就完全可以不在意壽命了——尤其是戰場上的裝備,那更要皮實耐用才可以。
不同的東西有不同的壽命需求,半永久工事和一個炮管(加速軌道)的壽命需求肯定是不一樣的。
因此他進行了一番材料測試和計算,用超過設計強度的魔力場給斥力基板供能,測試各種極端環境對紅銅基質的損耗,最終才確定這東西在承受長時間過載的情況下仍然是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