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桃園驚夢 再說孫權 (第2/3頁)
易中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帝,還把關羽的腦袋送到了曹操那裡。
這次也一樣。曹丕大軍壓境時,他可憐兮兮地表示要交出土地和人民,到地老天荒之處苟全性命。然而一旦與劉備言和,與諸葛亮結盟,他又是另一副嘴臉。
所以,曹操和曹丕也從來就沒有相信過孫權。
問題是,孫權何以能夠如此?
因為他不是理想主義者。所以,他並不在乎東漢是存是亡,也不在乎曹操是忠是奸,甚至不在乎自己的政權屬於士族還是庶族,只要他那一畝三分地姓孫就好。
實際上,孫權是無理想有目標。這個目標,就是“建號帝王以圖天下”。只不過,他知道自己勢單力薄,因此他並不著急。一直等到條件完全成熟,才肯戴上皇冠。
這一點,吳國君臣其實心中有數。
曹丕冊封孫權為吳王后,孫權派都尉趙諮使魏。曹丕問趙諮:你們吳王,是一個什麼樣的君主?
趙諮說:雄略之主。
曹丕問:什麼叫“雄略之主”?
趙諮答:虎視天下是雄心,屈身陛下是謀略。[8]
這可真是大實話。
實話實說的還有鄧芝。他第二次使吳時,孫權對他表示:將來滅了曹魏,貴我兩國分治天下,豈不很好?
鄧芝卻說:天無二日,士無二主。消滅曹魏以後,如果大王還不知道天命在哪裡,貴我兩國就只好各自都敲起戰鼓來。那個時候,戰爭可才剛剛開始呢!
孫權哈哈大笑說:你怎麼實誠到了如此地步![9]
然而五年過去,孫權當真稱帝時,就連諸葛亮也不說這樣的空話了。他力排眾議,毅然遣使祝賀,並與孫權簽訂“互不侵犯條約”,不但承認東帝(吳帝)與西帝(蜀帝)並尊,還在紙面上預先瓜分了曹魏的地盤。[10]
這時,由於丟失街亭而自貶三級的諸葛亮,剛剛恢復丞相職務。面對眾人的質疑,他的回答是:一個真正的政治家要考慮的,是國家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匹夫之勇是沒有意義的,教條主義也沒有意義。[11]
沒錯,審時度勢,不等於不要原則。
孫權也是這樣。當他彎下腰來屈身事魏時,頭卻是抬著的。曹魏多次要他送兒子做人質,他就從不答應。可以說,他是卑躬不屈膝,屈膝不變心,有傲骨無傲氣。
他的使臣也不卑不亢。
還是上次趙諮使魏的時候,曹丕因為自己博古通今才華橫溢,曾不無嘲諷地問:吳王也懂學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