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4章 楚越兩國聯手滅吳2 (第1/3頁)
千里草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如今的吳國,如同一塊肥肉,就擺在楚國和越國面前。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吳國雖然虛弱得很,但在生死關頭,總是要撲騰幾下的。
有時,這種撲騰爆發的魚死網破效果,無論是楚國還是越國,都不得不認真對待。
這些年過來,越國已經多次侵入吳國了,哪一次不是將吳國給整慘了,但最終還是不得不放過吳國,任其苟延殘喘?
原因有二,一是想當年吳國基本滅了越國,但還是給了越國一個喘息的機會,具體就是越王勾踐赴吳國為質三年。不斷愛到中原禮儀文化洗禮的越國,認為應該要稍稍講點禮儀。
二是吳國雖然遭受重創,但越國若真的滅了吳國,那可能遭受的反噬會比較大。講穿了,你越國就這些胃口,吞不下曾經是江湖霸主的吳國。
那怎麼辦?
越國吞不下去,那就與胃口超大的楚國一起來吞掉吳國!
據說,為吞掉曾經的春秋霸主吳國,楚國和越國密謀了好久好久。然後,一場滅吳大戲就上演了。
這次滅吳大戲,主角一號當然是楚國,而越國則被安排去演跑龍套。當然,這都是表面的。
楚國要進攻吳國,歷來都是溯江而下,向東進擊吳國的江淮一帶,最後兵指姑蘇。
而吳國對楚國曆來都是重點盯防的,所以吳國的戰防在吳國西線是非常嚴密的。
儘管如今的吳國重傷在身,但畢竟那麼多年經營下來的戰防擺在沿江,楚國如果按老套路去進攻吳國,那戰損可能會很大。
所以,楚國決定開闢自南向北進攻吳國的通道。這個通道,楚國選擇了越國以及三夷之地。
越國主要在今浙江紹興一帶,而所謂三夷之地,即今天浙江沿海的寧波市、台州市、溫州市一帶,當時被稱為三夷。
三夷雖從屬於越國,但也是越國的後院。後院這玩意兒往往與起火聯在一起,一旦越國全身心進攻吳國,萬一三夷叛亂,那越國就是滅頂之災了。
這種情況,歷史上多了去了。想當年,吳國北上黃池,結果還不是被後院的屬國越國突襲了一把,從此就沒直起過腰來?
這就是這幾年越國雖然多次進攻吳國,但一直沒能滅了吳國的根本原因。
吳國都城在姑蘇,即今江蘇蘇州,其勢力範圍主要在長江中下游,即今天的江蘇、安徽兩省長江以南部分以及環太湖浙江北部。
如果能夠讓以今天的浙江紹興為核心的越國毫無後顧之憂地打擊吳國,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