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辣雞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草原,西南地區北部,大地之河上游,巨型水壩(呃其實就是水庫級……)建設地。
花了整整五個月的時間澆築完水壩,三千人的工程大隊便順著地勢將大運河往下挖,只留了一名“J”的施法者和一名地精留在水壩處監測水壩晾乾過程,以及關注大地之河上游水位。
大地之河上游與水壩間的天然矮山樑還沒有炸開,運河暢通前,這道山樑仍然擔負著阻攔河水的重任。
面板黑了很多、鬍子倒是為了衛生問題颳得乾乾淨淨的馮·阿爾多尼與地精盧克順著山樑走,就著冬季時在山壁面河一側刻下的水位示意圖記錄水面升漲情況。
“阿爾多尼先生,水位又漲了五公分,昨晚的那場大雨果然有影響。”地精盧克光腳從遍佈苔蘚的山壁爬上來,一邊在草地上蹭腳丫子上的青苔,一邊皺眉道。
“又漲了嗎……離安全水位紅線只有2.7米了。”阿爾多尼翻看了下記錄本上用紅字標註的危險水位,眉頭打了個結。
這個世界的自然災害,水患當居其首。
風暴、地震、乃至山林大火對於施法者們而言都是一場採集自然元素能的狂歡盛宴,每年到了風季,都會有施法者前往風暴多發的沿海地區,盯著大海虎視眈眈。
即使是“J”的後裔們,有機會的時候也不會錯過這種狂歡——阿爾多尼腰包裡的水晶球就儲存著他某次在山林大火時採集到的火元素,用了好幾年了還有剩。
當施法者的身影出現在災害現場,災害自然也就搞不起多大風浪……
可獨獨水災,是施法者們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沖毀一切的大水並非因某種元素能過於旺盛,而純粹只是水太多……
草原上的兩條大河,大地之河是氾濫最多的一條,究其原因,是因為大地之河的河水來自於薩馬爾雪山;若有哪一年冬季薩馬爾雪山的雪下得特別大、來年夏天又特別熱、雨水特別多,那麼降落的雨水和薩馬爾雪山流下來的雪水加在一起,就會導致大地之河氾濫。
嗯……當然……要解決大地之河長期在泛濫邊緣瘋狂試探這個問題,也有個非常簡單粗暴的、比修大運河還省事的辦法,不過當蕭雲在年初的部落高層會議上提出這個招數的時候,所有人包括有資格旁聽的施法者們全都黑著臉投了反對票。
這個邪惡的辦法就是,利用草原這邊的地下世界空間,當大地之河的水位達到危險標準時,引水灌下去……
嗯,總之,大夥兒的集體反對沒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