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帝國裂變(3) (第1/9頁)
洛娜215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兩年,說短也長。
中山國依託於滹沱河的內河運輸航線基本成熟,在兩年間在滹沱河上穿行的除了「中山號」之外,亦是出現了別的大船,不過這些當然不是中山國所造,而是河間國以及一些商家調運而來。
他們體量不比中山號,但都有志一同地進行了雙開門的設定。這都是為了迎合中山國港口的特殊設計,但同時也是船主本身的需求。
貨船停靠在船舶是需要支付給港口費用的,這是一筆並不低的支出。而中山國的港口提供雙面卸貨的服務也就意味著卸貨速度基本能快上一倍,雖然這同樣意味著要僱傭更多的勞工,但這筆費用比起港口使用費來說不值一提。
當然如果要為了迎合這一需求重新造一艘船那成本太高,多半都是在現有船舶的基礎上進行了一番改裝罷了。
但即便如此,效果也好得出奇。
尤其在深澤港這幾年幾個泊位上方均都裝上了吊車以後,卸貨的速度更是快到眨眼間的程度。
吊車需要付費借用,由中山國船舶司派來的專業人員進行排程指揮。在港口乾活的腳伕們都已經和他們配合熟練,若是租借吊車,卸貨時間更能大大縮減。
而且如今正是推廣期,有特殊優惠:如果使用吊車,貨物可以免費在港口的倉庫堆存三天,三天內取走無須支付費用,這無疑也給了貨主更多的運轉時間。所以,從這項服務上架後,幾乎就沒有船是不購買這項服務的。
滹沱河在這兩年內被整治多次,河道亦是進行了拓寬和加固,連通沿縣水道,在保證旱季時候滹沱河仍能保證水流供應的同時,也起到疏水的作用。
而在河間國,河間王劉德則是進行了大規模的河道修整。滹沱河本身在河間國只是佔了一小塊地方,很快就拐彎出去了,而在這條河道的運輸能力越來越強大的時候,劉德決定動用役夫將滹沱河和河間國南邊的虖池河連線起來。
為此,他借用了弟弟魯王的工匠來負責水利疏通和設計。
這個並不算龐大的工程持續了近一年。當這一條人工運河開通後,河間國自此南北貨物貫通,並且在之後借用滹沱河澎湃水系幫助河間國南部區域水量較小的虖池河亦能滿足同航和灌溉的雙重職能。
當然,他這麼一干,下游的涿郡郡守不幹了。
在這個以水利灌溉為主的時代,你們兩兄弟一會加大水流量,一會又分割水流,經過我們下游的人同意了嗎?
而且你們這麼幹作為上游人是沒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