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大國崛起(20) (第3/7頁)
洛娜215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上的一些小毛病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事實上站在呂安的立場上,他亦是認為秦國更適合韓非的發展。
韓非的好多思想完全就是走的法治之路,當然,比起商鞅那近乎處女座到了極點的法治,韓非的要稍寬鬆一些,但那也有限。
但無論是商鞅還是韓非,他們有一個想法是一樣的,那就是法律之下人人平等。
商鞅當年在秦國變法尚且被人憎恨,何況是在韓國這種貴族宗親勳貴治國的國家變法呢?
除非韓非能夠遇到一個能夠像秦孝公信任商鞅一樣信任他的韓王,而那位韓王亦是要像孝公一樣手握兵權,能夠一力壓下所有反對的聲音,但那是不可能的。
現任韓王膽小短視,其手中權柄更是被朝中臣子瓜分,下一任的韓國太子又和韓非不太對付,哪怕上位後估計也不會任用韓非。
如此除非韓非能夠籠絡到韓國再下一任繼承人或者找個和他思想一致的王子搞掉現在的太子,否則……真的很難。
而且就算他真能上位,要改變韓國估計也不太容易,韓國那個國家的官僚階層就像是螃蟹一樣。
螃蟹這種生物有一個特點,它們會互相使絆子。
如果將單隻螃蟹放在竹簍裡,它或許可以靠著自己的力量爬出來,但是如果有很多螃蟹放在一起,情況就不一樣了。
大家都待在下頭還好,如果一旦被它們發現哪隻螃蟹開始往上頭爬,那麼它們就會立刻拽住那隻螃蟹的腿,如此一個拉一個,一個拽一個,一直到最上頭的螃蟹被它們拽拉下來為止。
如今的韓非,是那一個爬出來的螃蟹,而他回到了韓國,即便他是一心一意想要做那個把大家都拉出來的螃蟹,恐怕也有大機率被拉著一起沉底。
不過無論如何韓國是韓非的祖國,他又是韓國宗室,有些話呂安當真是不太好說。
他轉了轉眼珠子,忽然想到了一件事,“師弟你這一走,李兄身邊是不是又沒人了?”
“大王另外給郡守派了人。”韓非平靜道,然後勾了勾嘴角“在下亦是請先生……送來了不少後輩,蜀郡政務繁雜,在此地學習,確實非常鍛鍊人。”
蜀郡一地地形多樣,環境氣候更是複雜,在這裡人口稠密,還有大量當地土族未開化群眾,這些人文化程度低,喜好自由不喜被約束,有待教化。
同時蜀郡通常還有大型工程要操作,在基建的同時還要兼顧為秦國供糧,如何平衡勞役和民眾幸福度是一個大困難,此處幾乎包攬了一個郡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