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臨安不夜侯正文卷第126章被溺愛的天才巾子巷春風樓,玉腰姑娘要發行新歌了!
訊息一出,預定“春風樓”雅間、散座的客人紛至沓來。
國信所的沈鶴也聽說了這個訊息,不禁暗自得意,幸虧老子選的是“至味堂”。
能和“春風樓”比肩並立在巾子巷黃金寶地,“至味樓”當然也是極高檔的所在。
但是兩處所在側重點不同,“春風樓”主打的是聲色犬馬,“至味堂”主打的是美酒佳餚。
聲色犬馬的花銷,可比一桌上好的酒席還要貴上許多,如果當初他選在“春風樓”,只怕收的禮金還抵不上花銷。
而現在,他七月初七在“至味堂”辦壽酒,旁邊的“春風樓”玉腰姑娘獻新歌,倒是給他這邊憑添了幾分熱鬧。
……
宋家小食店,現在應該叫宋家風味樓了。
門前、院中,都堆著建材。
風味樓暫時打烊,如今正在擴建。
自從宋老爹僱了廚娘、幫廚還有一個小二,不止他清閒下來,鹿溪也不太忙了。
鹿溪一向喜歡研究美食,這一騰出空來,便可以有更多時間和心思用在研究美食上了。
楊沅曾經向她介紹過許多“異域美食”,鹿溪就嘗試著仿製了幾道出來,放在“宋家風味樓”嘗試推出,還真的大受歡迎。
這一下便鼓舞了鹿溪,每日都嘗試研究新菜,一旦研究出來,就在自家推出,看看效果。
宋代正是飲食文化大爆發的時代,可是又有哪個名廚如鹿溪一般,受過千年之後的飲食文化灌輸,又反作用於這個時代?
所以,宋家風味樓以三天一道的速度,接連推出新菜,幾乎每一道新菜,都能被老饕們認可。
這讓“宋家小食店”一躍成為青石巷乃至後市街一帶最有名的飯店了,在這裡吃飯現在是要預約的。
眼見如此,宋老爹便跟計老伯核計了一下,找到計老伯的房東,把旁邊這幢小屋買下來了。
如此一來,兩邊合併,再把原本的二樓閣樓改建的更大,便形成了面積更大的兩層樓。
計老伯則遷進風味樓,以後就在宋家風味樓裡專門負責滷味。
此時的“宋家風味樓”正在打烊裝修,只有宋老爹父女所住的左廂房暫時沒動。
饒是如此,房間裡也堆滿了從楊沅原住的右廂搬來的雜物。
計老伯、曲大叔和宋老爹就坐在這些雜物之間,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