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得起自己的名字 (第2/3頁)
劉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子,就沒有她搞不定的事。無論動畫片的情節有多曲折困苦,只要一喊希瑞的名字,就意味著本集要圓滿地結束了。
少年時的我,覺得名字就是咒語,唸到時就必須顯得不太一樣。
只是可惜成績一貫不好,每次被老師喊到名字,我多數時候都是低著頭,犯了罪似的,不敢讓人看到自己的臉。工作之後,我聽到名字便迎風而上,終於克服了多年的心理障礙。
對自己的名字保持高度的警惕,似乎並不是容易的事情。
剛玩QQ 的時候,取的名字都是“藍天Sky”、“白雲Rain”、“海豚戀人”、“梧桐葉”什麼的,把自己投射到一個想象中的形象裡,在網路上扮演另外一個人。初識的網友說:“你怎麼回事,怎麼完全搞不明白你?”一旦別人這樣評價,我就賤兮兮地覺得自己真棒!讓人摸不透!好像讓人摸不透是一個人最大的成功,但幼稚的我忽略了一個最大的問題:一個人連朋友都沒有幾個,還整天演戲讓人摸不透,演給誰看呢?
瞭解到這一點之後,我開始讓自己變得更像自己,不需要扮演另一個人,儘可能讓有交集的人儘早地瞭解自己。被人更多理解,才是減少內耗的方式——除非你想一輩子都躲在自己的世界裡。
後來陸續有了很多的社交工具,我開始放棄用網名的想法,直接註冊了自己的名字。每當看到有人還在註冊“威尼斯的陽光”、“一生一世等待你”、“金戈鐵馬”之類的使用者名稱時,我就會用刻薄的語言打擊他們:“你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敢使用,請問你是幹了多少見不得人的事情,還是你打算要幹多少見不得人的事情?”
曾和一位前輩聊到招聘新同事的個人標準,不約而同地說到了社交工具賬號,如果應聘者不用自己的名字註冊,好感度便少了30%——說明這個人還沒有建立社會個人標籤的意識。如果前十條微博大都是轉發內容,而沒有個人原創見解,好感度繼續降低——說明這個人沒有自己的價值觀。如果這個人的微博大多數都停留在吃喝玩樂的層面,好感度基本消耗完畢——一個沒有自己鑽研方向的人,工作起來也應該是沒有情趣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