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臉的曹操。
黑臉的張飛……叫喳喳……”
不過是最簡單的《說唱臉譜》的幾句歌詞,無須計較竇爾敦是誰,這位乃是明末清初的人物,只需要關注唱腔即可。
這段最適合武生來表現身形臺姿,朱浩便拿來當作考核題目。
如果說之前父子二人對朱浩還有所輕視,可當聽朱浩在小戲臺上唱出這幾句,那唱腔和形、意,可就非普通戲班中人能比。
“好!”
圍觀的兩個戲班的人當然拍手稱讚。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以後要是把這唱腔、唱詞用到戲臺上,那還不贏它個滿堂彩?尤其表演者還是東家,就算唱得再差那也要叫好啊!
否則還想不想在戲班混了?
朱浩唱完,從臺上跳下來,笑看父子二人:“你們能唱嗎?”
大漢點頭:“小當家的唱腔,與我西北邊地的唱腔有異曲同工之妙,在下可以一試。”
朱浩會心一笑。
京劇本來就糅合了很多地方戲曲,其中高亢的部分就來自於秦腔,這大漢一聽就從中找到西北唱腔,說明戲路對上了。
於三在旁提醒:“你上去唱,可是要拿出武生的派頭,只是嘴上輕飄飄唱兩句那就沒趣了!”
大漢感覺自己被人輕視,一提長刀,飛身一躍便上了一米見方的臺子,身姿輕盈,可當落在戲臺後,身形又穩如磐石,隨即掄起手上的長刀,舞得虎虎生風,而後便以他的唱腔把朱浩的詞給唱出……
乍一開口,嗓音比之朱浩洪亮十倍有餘。
別說周圍看熱鬧的,就連河對岸都能聽到。
他手上功夫更是不得了,一邊唱一邊耍大刀,尤其唱到“紅臉的關公戰長沙”時,更是沒來由氣勢大漲,讓人感覺如果他手上真的是關公的青龍偃月刀,揮舞之下必定能斬下敵人十個八個首級。
這一段沒幾句,當大漢唱完,亮出身形臺姿,停頓佇立,一片安靜,臺下一個叫好的人都沒有。
所有人都看向朱浩,似乎只有朱浩才有資格當評判。
“好好好,不服都不行……龍班主,看來你沒眼光啊,這樣的好手不招攬到身邊,真是戲班一大損失……這彩頭給得值。”
朱浩不是那種喜歡耍賴之人,人家唱得就是好,給點碎銀子爭取收到手下做事,何樂而不為呢?
眼見大漢從戲臺上跳下,朱浩把碎銀子奉上,大漢卻沒有馬上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