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壓根兒沒產生一絲一毫波瀾。
也可能是王府的訊息渠道更為廣泛,知道這不過是謠言,再加上有興王府撐腰,也不怕地方官員敢把在王府供事之人的家眷拉去選秀女。
朱浩上課時仍舊在看書,不過這幾天他已沒前些日子那麼入迷。
也是書看得多了,發現很多所謂的“珍本”根本用不上,說是增加知識儲備,可問題是……大明書籍基本都不是科學著作,也不帶任何文學色彩,可讀性近乎於無,全是一堆研究四書五經好似教輔一般的東西,理學為基礎,很多都是研究前人在研究什麼,然後研究前人研究的研究……
看上幾本,或許有一種“原來如此”的恍悟,可看多了,就有一種畫蛇添足、千篇一律的感覺。
更可甚者,很多人對於同一個人同一種學問的研究,也會出現大相徑庭的情況,而且前後的研究也會自相矛盾……
總的來說,知識的確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但如果階梯是橫著擺的,還擺在大路上,那我為什麼不走路而要走這些礙事的梯子?
朱浩希望看到的是這時代有關科學方面的著作,可惜少得可憐。
儒家文化已經把儒家的底褲都給扒光了,對別家文化一律排斥,簡直到了駭人聽聞的地步,如此一來大明統治階層全是一群書呆子,也就很容易理解了,指望一頭紮在故紙堆裡的書呆子治國,只會搞什麼權謀鬥爭,對於能讓社會進步的事情……他們會毫不猶豫地排斥,理由就是跟儒家文化不符。
朱浩有時候會想,自己要不要出幾本書,有關科學的,就算一時不為世俗所容,至少也為人類進步提供一點向上的階梯。
再仔細盤算……
還是等有了一定社會地位再說吧,這時候冒天下之大不韙沒有任何意義,科學知識就在肚子裡,誰也偷不走,能為自己帶來經濟效益足矣,一個八歲孩子想著述立傳……
吃飽了撐的。
老子還要多活幾十年呢,除非老天后悔把我帶來大明,一個雷把我劈死,早死早超生。
……
……
袁宗皋正在返回安陸的路上。
王府為迎接袁宗皋迴歸開始做準備,可對於王府中讀書的幾個孩子來說,袁宗皋回來並不是什麼好事。
袁宗皋回來等於是多了個沒事就來學舍盯著的“教導主任”,學習的自由度直線下降。
連朱浩都覺得,身邊多個“火眼金睛”的老狐狸,還不如保持現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