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率以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哇哈哈哈哈......”
眾人再度疾馳了不到一炷香的時間,李讓還陷在活捉頡利回到長安受賞,然後就躺在功勞簿上開始鬥雞遛狗,欺橫霸市的幸福生活裡時。
為首的安修仁卻忽然勒住了馬韁。
“籲~~”
大軍突然停止前進,李讓差點撞在了前方唐軍將士的馬臀之上。
若非馬兒有靈,在千鈞一髮之際人立而起,只怕是一場大型的連環追尾事故就能讓他直接嗝屁兒。
“將軍,怎麼了?”
有將士忍不住發問。
因為安修仁突然停下,讓許多將士都差點發生交通事故。
安修仁半晌沒有搭話,李讓忍不住好奇的撥轉馬頭朝前走去。
然後,只一眼李讓便看見了讓安修仁不得不停下的原因。
很簡單,原本頡利逃竄時留下的痕跡只有一條路,但是到了這裡,一條痕跡變成了三條。
李讓能看見的東西,其他唐軍將士自然也能看見。
安修仁還在那蹙眉思索,便有將士提議道:“將軍,分兵吧。”
這個提議一出,頓時引來許多將士的附和:“是啊將軍,分兵吧。”
有附和分兵的將士,自然也有將士反對分兵。
“將軍不可,頡利這是在和咱們玩虛虛實實的把戲。”
“不可,咱們人手本就不多,還都是強弩之末,一旦分兵,萬一被頡利各個擊破,豈不是前功盡棄,徒勞為他人做嫁衣?”
這裡的他人是誰暫且不提,但安修仁顯然是陷在了分兵與不分之間猶豫不決。
誠如將士提議,不分兵很有可能追錯,讓頡利有機會逃出生天,白白放走這即將到手的功勞。
但分兵的話,本來唐軍的人數就不多,再分成三撥人那就更少了,搞不好還存在著被反殺的風險。
就在安修仁猶豫不決時,李讓打馬上前,指著其中一條痕跡朝安修仁拱手道:“將軍,頡利肯定朝這個方向逃竄了。”
在一眾唐軍將士們爭論分兵還是不分兵時,李讓並未參與進去,而是一直觀察著雪地上留下來的三條痕跡。
他有百分之八十的把握,頡利一定是朝他認準的這條路逃走的。
安修仁聽見李讓的聲音,並未第一時間否決,而是沉聲詢問道:“你怎麼知道頡利是從這條路逃竄,而不是從另外兩條?”
李讓跳下戰馬,走到三條岔路的分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