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遵義會議的預演 (第3/7頁)
黎汝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我們沒有發現敵人弱點時,對於敵人的進攻……”毛澤東吸了口煙,繼續說,“我們不應該即刻與之進行無勝利把握的決戰。”
“我們應該怎麼辦?”
“我們應該用次要力量,比如游擊隊、地方武裝、獨立團、獨立營,當然也可以用一部分主力部隊配合,在各方面迷惑或引誘敵人。在次要方面,主要以運動防禦鉗制敵人,而主力則退至適當距離轉移到敵人側翼或後方,隱蔽集結,以尋求有利戰機……
“李德鄙視《孫子兵法》,這是他日耳曼民族的驕傲性格的悲哀。他不懂得在中國土地上,孫子比他的克勞塞維茨和蘇沃洛夫更為有用。孫武子是怎麼說的?‘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可是李德只知用正不知用奇,死打硬拼是最愚的辦法。我們常說‘揚長避短’,在蘇洵的《心術》中,卻提出‘揚短抑長’,這和‘揚長避短’是一致的,他說‘吾之所短,吾抗吾暴之,使之疑而卻;吾之所長,吾陰而弄之,使之狎而墮其中,此用長短之術也!……
“這裡,我要說幾句博古同志的弱點。他很善於背誦馬列主義原文,卻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他言必稱希臘,對自己國家的歷史卻知道得很少,他們從外國故紙堆裡搬些教條來,只能起留聲機的作用。他們對自己祖宗兩眼一抹黑,怎麼能用馬列主義的矢,射中中國之的?……”毛澤東覺得不能說得太露太多,這會給與王明、博古、洛甫同樣在莫斯科大學吃洋麵包長大的王稼祥某些刺激,便把語意一轉說,“博古做了李德軍事理論的俘虜,卻不懂得辯證法,這個弱點充分表現在廣昌戰役中。”
廣昌戰役,王稼祥因為在後方養傷沒有參加,但他知道紅軍損失十分慘重,他想象不出那時的情形:“李德和博古親臨前線指揮,據說彭德懷跟他們發生了爭吵……”
“爭吵,不能解決問題,”毛澤東又點燃了一支菸,沉思良久,猛吸了幾口,“爭吵,也不能說明問題。在前線指揮部裡,爭吵、跺腳、罵娘是常有的,甚至拔出槍來要斃人……罵句‘崽賣爺田不心痛’是氣話,不是問題的實質。問題的實質不僅僅是部隊受損失……任何人指揮作戰都有遭受損失的時候……”
王稼祥感到毛澤東說得很客觀很公正,但有些困惑不解:“那麼,李德錯誤指揮的實質在哪兒呢?”
“李德的真正要害,是整個戰略戰術的失誤,而不在某次戰鬥的勝負。他很勇敢,卻不善使詐,不像西方軍事家說拿破崙那樣,既有獅子的兇猛又有狐狸的狡猾。他不懂得隱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