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衫取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直接就會被認定為被說得啞口無言,導致副本失敗。
所以,不管魏昭帝如何雲淡風輕地問出怎麼樣的問題,他都要迎難而上,必須將皇帝駁得啞口無言,否則都不算成功。
而且,魏昭帝嘴上說的好聽,說是因為“不以多欺少”所以才不對楊彥說翰林院大儒的那些反駁,其實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他看過那些大儒們的反駁,覺得這些反駁根本就不足以駁倒楊彥。
因為楊彥的奏疏本身就已經站在聖人的角度將大部分的路都堵死了,大儒們在這個角度上發揮,始終都是在擰著勁,又怎麼可能把楊彥給駁倒?
所以,魏昭帝才要從另一個角度來駁倒楊彥。
而這個角度,就是治國之術的角度。
魏昭帝自信,自己執政四十多年,經驗遠比楊彥這樣的一介小官要豐富得多。
這種思路,跟之前王充的辦法有些類似,都是不能在大義上駁倒楊彥,所以就嘗試著將辯論放在自己的主場。
第一次的時候,楚歌還真的被問得啞口無言,吃了很大的虧。
魏昭帝稍微頓了頓,說道:“陛下問你,長江之水灌溉兩岸數省之田地,黃河之水也灌溉兩岸數省之田地。
... -->>最新章節!
“陛下貴為天子,統御萬邦,自然不能因水清而偏用,也不能因水濁而偏廢,自古皆然。
“不論是黃河還是長江,一旦氾濫,便要治理。所以不論是你,還是王充,又或是何學益,該用則用,該廢則廢。
“你在奏疏中,讓陛下一定要用長江而廢黃河,又是何道理?”
說完,他看向楊彥,眼神中充滿自信。
楚歌沒有立刻回答。
只能說,魏昭帝不愧為歷史上有名的聰明帝王,在帝王心術這方面,確實是登峰造極。雖然這種聰明只是小聰明,但在這種面對面的交鋒中,還是給楚歌帶來了難以想象的巨大困難。
而相較於王充的那些言論,魏昭帝的這番話顯然更難辯駁。
因為王充說來說去,他自己的屁股不乾淨。他貪汙斂財,縱容王黨上奢下貪,搜刮民脂民膏,終究是不容於這個時代的主流道德標準。
但魏昭帝就不同了。
在這個時代,天下都是皇帝的私產,百官都是皇帝的家奴,而黎民百姓,則都是皇帝的牲畜。
在很多問題上,皇帝都有最終解釋權,楊彥想攻擊皇帝的私德是絕對行不通的,那有違這個時代的道德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