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見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號的紙張,已經全被燒掉。
這樣的詩,若是真讓人看見,恐怕是會被誣為怨望的。
但拿著竹紙,他卻不捨將之像方才那些怪異符數一般燒去。
他想要相信,堂弟會平安歸來,但如今局勢若此,倘若阿善果然是為太平道所虜去……
荀彧又讀了一遍,唇角繃緊,終於決定將這首詩留下來,他抬眸一眼,不由一愣,卻見族侄正做著同樣之事。
荀攸未想他會這時候看過來,亦是一驚。
荀彧走過去,“可以借我一觀嗎?”
荀攸幽深的眼瞳,望向這個比他尚小六歲的族叔,眼眸一垂,將手中文章遞過去,“請。”
荀彧一眼掃去,眉心頓時緊鎖
“……或曰: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然天子不耕不稼,不織不衣,何來俸祿可饋於人?官吏、兵卒之俸祿,實則皆出於百姓,卻言代天子牧民,而將百姓驅役如牛馬……”
這真是……真是……
他抬頭,看向荀攸,對方神色謙恭的垂首。
“這篇文章……”
這篇文章,方才若是被他看到,現在已然投入火中了。
同為一族,他自然也認識荀公達,知道對方頗有才名,得如今大將軍何進看重,阿善與之親善,只是他往日與之並無私交,卻不知對方竟同阿善一般……大膽。
“叔父以為,這篇文章不好嗎?”
荀彧忍不住又看了一眼,“……是故,若想要百姓滿意之官吏,當許百姓選擇與拒絕之權利,若想制百姓滿意之律令,當需百姓制定與修改之權利,《禮》曰: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選賢與能……”
他緩緩搖頭,將文章遞回去。
荀攸乾脆,一垂眸,將手中一張《論吏治》直接塞進袖中,“多謝叔父。”
荀彧忍不住抿抿唇,叮囑,“小心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