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曉松說——歷史上的今天》來到了8月13日。大家一聽八一三這個日子,都會非常熟悉,這個我們在中學課本里都學過,1937年的8月13日,中國爆發了抗戰史上最大的戰役——淞滬戰役;再有就是1926年的這一天,古巴人民的領袖卡斯特羅出生;今天還是“國際左撇子日”,所有的左撇子,節日快樂!
<h4>|中國抗戰史上最大的戰役——淞滬戰役爆發|</h4>
我們首先來講一講淞滬戰役,國民黨方面對這次戰役的記載叫淞滬會戰。
這次戰役不但是中國八年抗戰(如果從九一八開始算,那就是十四年抗戰)當中最大規模的、最激烈的、傷亡最慘重的戰役,而且也是整個反法西斯戰爭中,最重要的、最大規模的戰役之一。實際上從九一八事變發生以後,國民黨就一直在策劃和準備一場戰役,因為他們知道日本總有一天一定會動手,所以做了各種各樣的準備。其中主要包括這幾方面,第一就是武器方面的準備,專門請了德國顧問,德國顧問就建議裝備三十六個德械師。當時已非常積弱的中國還是拿出了僅有的錢,但到1937年的時候也僅僅裝備了三個師,這三個最精銳的德械師,就是淞滬戰役最開始上前線的三十六、八十七、八十八這三個師。第二就是國民黨做了各式各樣的作戰計劃,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準備在淞滬這邊跟日本決戰。因為如果敵人從北向南打,南方這邊都是平原,再加上北方整個華北平原無險可守,所以很難對付敵人,於是當時國民黨就準備好了在淞滬這邊打。當時德國顧問提出來的作戰計劃是非常合理的,他們的計劃是不在上海市區打,因為這裡離海邊、江邊太近,大家知道日本的陸軍在世界上其實不算很強,但是日本海軍可是世界一流的,日本海軍和英美海軍一樣強大,號稱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日本海軍的460毫米口徑的大炮,一發炮彈有一噸多重,當時就已經有兩艘,而且還在建兩艘用這種460毫米口徑大炮的“大和”號和“武藏”號戰列艦。大家想想,這一發一噸多重的炮彈下來,一個連就報銷了。
所以當時德國顧問提出來的是在上海再往西一點兒,往內陸退一點兒,建兩條防線,一條叫吳福線或蘇嘉線,一條叫錫澄線。但這兩條防線最後並沒有建完,只是建了很多很多的小堡壘,像地堡、碉堡等,當然也沒有最後完工。當時的整個戰略計劃就是,一旦跟日本開戰,就立即在上海這邊主動向日本進攻,吸引日軍主力來到上海,然後變成日軍溯江而上向西進攻,這個情況下地形的優勢也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