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皇帝的作坊 (第3/4頁)
驍騎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產生高壓的蒸汽,就像大風推動風車那樣,安排幾個葉片在輪盤上,蒸汽的力量可比風車大多了,這樣產生的電能會更多更強。”劉子光形容出來的蒸汽發電機組簡直就是小型的熱電廠。
“輪子,葉片,那東西是不是你說的螺旋槳啊,我找人作了模型,劉兄指點一下吧。”小皇帝有點跳躍思維,很容易由一件事物聯想到另一個事務。
螺旋槳的動力模型是一個小船,小船用發條驅動,同時還有一個同樣規格發條驅動的明輪小船的模型用來做比較。
兩艘小船放在水池裡,上足發條,同時啟動,明輪小船翻動水花,不急不慢地向前開動,而螺旋槳小船跑得飛快,由於螺旋槳在水下轉動,產生的推力沒有被浪費掉,所以速度遠遠超過了明輪船。
再做了一次試驗,這一次是兩隻小船的船尾用繩子連起來,進行拔河比賽,意料之中的結果是螺旋槳船再次勝出,甚至倒拖著明輪船走。
為了驗證螺旋槳在空氣中的效能的實驗反而產生了造船技術的大革新,以後的蒸汽船可以不用再掛著兩個碩大的水車了。這一項發明的思路來源於劉子光,具體的實施確是皇帝本人。
小皇帝當然早就知道了這樣的實驗結果,那天他回來就給設計師說了螺旋槳的原理,幾個工匠用竹子製造了十幾種形式的螺旋槳,有兩葉的,三葉的,五葉的,平行的,帶角度的,長的,短的,寬的,窄的。經過對比測試,在水下還是用短寬的比較高效。
由於暫時沒有重量合適的動力源,所以設計師們準備在三角翼下面搞一個腳踏動力的螺旋槳,大部分的部件採用重量很輕的竹子和木頭,只有轉輪和鏈條是金屬的。後面的槳葉是木頭的。據說成品準備用價格昂貴的鋁合金。當然由於時間倉促,這一切都還在圖紙上。
“陛下很熱衷於飛行?”劉子光問。
“是啊,就像你說得那樣,坐在飛天神翼上,什麼長安,北京千里遙遠的地方,一日之內就可到達,那可真是天涯若比鄰了。”小皇帝抬頭望著天上的飛鳥,眯著眼睛飽含著憧憬說。
“那未必非要用飛天神翼這種形式啊,陛下知道孔明燈麼?”劉子光心說能飛的東西多了,熱氣球最容易,然後是紅警裡面的基洛夫飛艇。等到內燃機發展以後,還能做真正的飛機。
小皇帝想了想說:“我當然知道,相傳是由三國時的諸葛孔明所發明。當年,諸葛孔明被司馬懿圍困於平陽,無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準風向,製成會飄浮的紙燈籠。這種燈籠主體大都以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