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悠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香料雖沒有糧食重要,但也可以換真金白銀,真金白銀可以用來造堅船利炮,這也要上心。”
“為了造船,三清宮都暫停了修建了,我們這邊還要留心適合的大木頭,下次他們拉了人和武器來,就把這些大木頭拉回去,就當我們給師尊修建道場的孝敬,就算不用來修建道場,用來造大船也是好的,我們這邊就造中小型船,完全夠用了。”
………
呂宋這邊已經開啟了瘋狂種田模式,土樓開始修建,土地開始平整,小船開始出海捕魚……一切進入正軌。
江南西道這邊卻開始陰雨連綿,許甲都半個多月沒有見到太陽了,順濟小龍王飛上天空,要驅散水炁,都無法做到,許甲的九江水帝身神,統帥水炁,也僅僅是將水儲蓄住一部分。
“洪水還是不可避免,我們這裡治了水,別的地方沒有,上流的水還是會跑到這邊來。”許甲心中想到。
災民越來越多了,淮地已經氾濫成災,不少人往江南西道跑,這邊已經被描繪成了福地。
許甲看了看地理圖,決心入湘鄂之地,前往鄱陽之姐妹湖泊,洞庭湖及其周邊治境,實現湘贛鄂三角地帶,形成迴圈。
上古大禹時期,想必也是這樣,大雨不停的下,洪水不停的來,除了將洪水疏導,排入海中,沒有別的辦法。
冬日大雪,春日大洪水,夏秋日大旱。
不過雖然大洪水,但畢竟水往低處流,影響產出,但不大可能顆粒無收,只是說大機率減產,因為就算夏日大旱,許甲挖的那些水庫,以及溝渠,以及鄱陽的儲水量,也足夠用了,甚至秋糧還能大豐收。
要是冬日無雪,春夏無雨,鄱陽湖,和水庫的水都不夠用了,那才會顆粒無收。
總之江南西道,雖然天氣惡劣,但還不至於真的有人餓死,甚至老百姓還能一個月,割一斤豬肉來吃吃。
所以這些逃難的,逃荒的,都奔著江南西道來了。
但難民,流民從來都是一個問題,德興,玉山,最多每縣吸納兩萬人,而且得是有資產的,這些人能融入進去。
單純的失地農民,破產小市民,這些進入城池,無疑會產生很大的問題,所以只能組織開荒,組織住入帳篷,大通鋪,進行以工代賑的大工程。現在雖然做工程不要錢了,但要吃的啊,坐吃山空很快都會吃完。
江南西道的老百姓還好,家家戶戶有夠吃兩年的存糧和種子,但不可能去收刮他們的糧食,讓他們失去了抗風險能力,只會製造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