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第5/8頁)
固有結界科學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而要以潼關為誘餌,商軍以關鎖公子在此,潼關何嘗不是鎖商軍在此?”潼關讓周的大軍被鎖在這裡,可是商的大軍不也是這樣的嗎?
呂尚的戰術很簡單,圍繞潼關佈局,以潼關為誘餌,拖住商軍,然後穩定周圍一帶,建立第二條防線,進行彈性防禦。
就算商軍奪取潼關,可是潼關以西沒有任何朝向西面的防禦,還被修繕了道路,周軍再奪回來的難度要遠遠低於商奪關的程度,來幾次爭奪戰,商軍計程車氣、箭矢和戰卒就差不多了。
他子受怎麼看都不是一個能賣頭援周的,所以,他最大的可能性在這種重挫之後,直接放棄姬考,或者最後利用他一波,把他封為晉侯或者周伯,然後在晉地自立。
不過,對此,呂尚也有自己的辦法,封為晉侯自立的前提是晉地諸侯要支援他,而呂尚的打算就是如果出現這個情況,潼關周軍就可以多襲掠晉地,只打那些姬考的鐵桿支持者,而懷柔那些可以爭取的。
極大程度的壓縮姬考的力量,讓對方几乎完全只能依賴於商輸血,而一個如此依賴於商輸血的公子,周地人又不傻,一看就知道是大商的傀儡,這樣呂尚就有辦法一點點的整合周地內部力量,吸收轉換那些姬考的支持者,再從輿論上扭轉對於姬發來說極為不利的以幼代長的名聲。
如果是長子甘為他人傀儡,為了宗廟不墮,家名不辱,那麼立同為嫡子且更為賢明的次子,在道義上受到的壓力就沒那麼大了,一旦周伯正式立了姬發為嗣子,那麼商王能打的牌就直接少了一大半,而姬考就會被徹底放棄。
商王必然以自己親信替代之,然後將姬考放在宮廷當一個吉祥物,那麼下一個戰略階段就是和大商的長期對抗和對峙了。
“公子,若圖大位,不可以小利而舍大義,更不可能以小謀大,能受國之垢者,方為國主,你明白嗎?”呂尚意味深長的說道,他並不支援姬發也不支援姬考,這兩個都對他沒有什麼恩義,他效忠的是姬昌,或者說成周。
只是現在看來,姬考確實不適合和商做長期戰略對抗,若是子受發難的時間延後個十年,那麼他就會不遺餘力的想辦法處理掉姬發而不是姬考——只能說姬昌的兩個兒子都很厲害,可惜才能完全不在一個領域。
和平時期,姬考仁厚,有大義,又慣於以懷柔手段團結各路諸侯,使得周羽翼漸豐;但是,在這種戰略大對抗時代,姬考就顯得不夠冷酷,也不夠堅毅,容易受到他人影響,被子受這種狗東西牽著鼻子走。
具體一點來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