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見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寔得到學習機會,十分勤勉刻苦,被縣令鄧邵聽聞。縣令召他對答,發現他不是尋常人物,便推薦他去太學唸書。
這是陳家第一次改變門第的契機。
當時的洛陽太學,還是東漢第一名校,老師俱是博學鴻儒,學生多為名門之後,只接受推薦入學,畢業後前景遠大,旁人聽到太學生都會高看一眼。
在太學期間,陳寔結交了陳藩、李膺等名士,回家之後輾轉歷任郡都郵、聞喜令,太丘長,司徒掾,事業踏踏實實,緩步上升,直到遭遇黨錮去官歸家。
大概是由於出身,陳寔行事與時下許多士大夫不同,更委婉寬懷,謙謹圓滑。
他當初從太學歸鄉,拒絕縣中徵辟,後來縣中出現殺人案,縣吏楊某不知出於何等原因,誣陷他,抓捕他下獄,拷虐近死。
後來陳寔徵辟為郡中督郵,楊吏聽聞膽戰心驚,害怕他報復,但陳寔並無此意,不僅如此,還特意密託許縣縣令,要禮召楊吏,以安其心。
且不說殺人事件微妙之處,陳寔此舉以德報怨,寬容大度,頓時引得遠近歎服,從此郡中尊之為有德長者。
再比如一件事。
權宦張讓出生潁川,其母去世,潁川全郡士族俱無人致禮,只有陳寔前往弔唁問喪,後來黨錮,陳寔雖也被牽連不再做官,但張家仍然記他人情,潁川許多人家托賴他迴護,比如說他爹安安穩穩“藏匿”在自家,就有太丘公在其中幫忙。
陳寔廣結善緣,溫厚待人,行事多類於此。
陳先妻早亡,大抵在他任都郵前後,荀淑將族女嫁與他為妻,故而雖然從年紀上,陳寔算是荀柔祖父一輩,但從親戚關係算,卻算父輩。
這話主要表示,陳群作為陳寔之孫子,雖然就比荀柔小一歲,卻要對他執子侄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