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劍飄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中國歷史的浩瀚長河中,明朝的開創者朱元璋無疑是一位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他從一名貧苦農民,一步步踏入皇權的殿堂,登基稱帝后,銘記著民眾的疾苦,誓言要推行開明並充實治國理政。然而,正當一切看似平穩之際,朝廷內外卻暗藏波濤,醞釀著一起震撼整個國家的大案。
故事發生在明洪武年間,朱元璋剛剛登基,國勢正欲振興。皇宮內外,文武百官從四面八方匯聚,獻上祝賀。朱元璋坐在金碧輝煌的龍椅之上,面色平靜,眼中流露出一絲堅毅與警惕。他深知,國家的未來不僅僅依靠他個人的明智,更需眾臣的輔佐。可就在這個看似風光無比的時刻,各種矛盾,潛在的危機也開始顯露出苗頭。
此時,權臣李景隆在朝中逐漸嶄露頭角。他身材魁梧,面容嚴肅,常常以“忠誠”之名行事,但在他那雙精明的眼睛背後,卻隱藏著一顆野心膨脹的心。他與朱元璋並肩而立,侍奉於朝,但總是試圖透過拉攏其他權臣,鞏固自己的地位。李景隆常常在小範圍的會議中和其他官員低聲交談,試圖贏得民心。
一天,李景隆找到朱元璋,提出要設立“諫官”,以便及時反饋民間疾苦。朱元璋稍作猶豫,隨即點頭同意。心中暗想:“若真能傾聽百姓之聲,便能穩固江山。”可是,李景隆的目光卻閃爍著詭異的光芒,似乎已經在心中盤算著什麼更大的計劃。
不久後,朝中突然傳出了朱國公被殺的訊息。這位位高權重的官員真實身份顯赫,外加其忠誠的威望,令整個朝廷震驚。朱元璋迅速召集朝臣,命李景隆主持此事。朝堂上,眾臣面面相覷,氣氛凝重得如同即將來臨的暴風雨。
“諸位,朱國公乃忠臣,竟被人暗算,實在是令人痛心!”朱元璋沉聲說道,話語中透出憤怒與不安。
“陛下,該調查此事,決不能讓兇手逍遙法外!”李景隆話語鏗鏘,眼神如鷹隼般銳利,似乎在審視每一位臣子的反應,“我會在短時間內查明真相!”
朱元璋看著李景隆,心中雖然仍然對他有所忌憚,但眼前的事情更加迫在眉睫。於是他點頭同意,由李景隆全權負責調查。
調查開始後,李景隆匯聚了眾多能言善辯的能手,暗中搜查朱國公的行蹤以及生前的種種矛盾。他站在大殿之上,手下的官員個個神情嚴峻,似乎都感受到這樁案件的複雜與危險。每當聽到各自的推測,李景隆會緊皺眉頭,掩飾不住心中的喜悅。
“李大人,聽聞朱國公此次出門曾與商賈會晤,是否此事與商賈有關?”其中一位年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