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率以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到了京師。
就算方孝孺現在已經是吏部尚書,他的夫人去世,朝廷需要給予一定的哀榮,比如以幾品誥命的規格下葬。
但這個時間也不會太久,最多不會超過一個月。
他帶著全家人趕回去,肯定來不及。
想到這裡,陳堪忽然拉住常寧的手,一臉認真的說道:“我回去,我回去參加師孃的葬禮,夫人你帶著雲娘和鳳陽繼續朝雲南走,永定衛的事情交給他們兩兄弟,派人給他們遞話,一人留在潭州,一人趕去永定衛,等師孃下葬,我會快馬追上你們。”
常寧皺眉道:“可小壑兒他們潭州的事情還沒有頭緒,再讓他們分出一人去永定衛,他們能搞得定嗎?”
“搞不定也要搞,告訴他們,他們已經不是小孩子了。”
陳堪的音量提高了一點,常寧只得點頭應道:“我會叫人去告訴他們。”
陳堪點點頭,繼續說道:“此次陛下安排的任務,紅娘都清楚,讓紅娘協助他們兄弟倆,能做的就做,不能做的留著等我回來,”
“我知道了!”
聽見常寧應下,陳堪也沒有耽擱,牽了兩匹馬,帶上幾個親衛便離開營地,朝著京師方向狂奔。
鄭氏去世,於情於理陳堪都需要回去服喪。
他是弟子,不是兒子,所以不存在守孝三年的說法。
但奔喪是必須要去的。
大明以孝治國,陳堪連師孃去世都不回去披麻戴孝,那就是不孝。
不孝這個大帽子,即便是以陳堪如今的身份,也完全背不動。
但他此次出京的任務也還沒有全部完成,他只能將希望寄在兩個弟子身上。
說白了,此次陳堪出京,去雲南只是個名頭,或者說順便的事情。
他真正要做的事情,還是朱棣交代他的那些事情。
朱棣要重啟分封制,定然會遭遇許多人的反對,所以朱棣必須在提起這個事情之前,先將大明國內該解決的矛盾都解決掉。
而陳堪,就是他選中的縫補匠。
有些地方上的事情,帝王很難遙控指揮,必須要信得過的人去做。
唯有大明國內安穩下來,朱棣沒了後顧之憂,他才能抽出全部精力去和反對重啟分封制的那些人鬥智鬥勇。
沒法子,朱棣要做的分封制和歷史上的分封制完全不同。
大明是一個已經形成了完整的國家制度的帝國,國內的利益鏈條在洪武年間就基本成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