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見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土面上啃得殘破的莊稼與飄飛的蟲群已是觸目驚心,掩在土塊下面,讓人密集恐懼發作的白色蟲卵,更是讓人頭皮發麻。
田埂邊跪地祈求的百姓神色惶惶,提著草籃的婦孺神色悽苦的勾著腰翻撿,赤日下拖著犁翻地的農夫還在咬牙堅持。
這些年,關中土地以種麥、粟與豆菽為主,其中宿麥冬種夏收,豆種春夏兩季,粟則為春種秋收。
而這一回,由於麥成熟正在五六月間,蝗蟲縱肆虐,搶先受割還能收上三五斗,豆與粟,卻都被糟蹋了。
豆菽雖能作二輪,但單次產量很低,這時候蝗災,春種收不得,夏種又種不得,實在讓人絕望。
“許君,以君之見,蟲卵如此,果然可以水淹殺之?”荀柔扶著膝蓋起身,擺手拒絕了荀緝託在雙手的巾帕,直接拿著土塊,向同行的太學博士,農家傳人許復問道。
河東蝗災不如關中嚴重,他請陳躬前往指導,由河東太守段煨和荀宜父子協助殺蟲,他則帶著許復,到達瞭如今災情最嚴重的扶風郡。
沒親眼看見,他絕無法想象蝗蟲災像到這般地步,天地間成群的蝗蟲就像雪片或者棉絮,放眼到處都是,乾結的土塊縫隙間,全是成團的白色蟲卵,不時有形小的黑蟲破卵而出,再自土縫爬出地面。
若能淹死最好,若是不能,蟲卵隨水漂到哪可就是哪了。
“如禾稻灌溉之法當可行。”離了老師,許復看上去正經多了,也不同荀柔爭辯砒霜殺蟲之法。
荀柔點點頭,將手上的土塊丟棄,拍了拍沾染的塵土,他向四野零星的百姓望了望,“我記得史書原有記載,關中舊時亦重稻、黍,比之麥、菽,所得更豐,不知是否有此事?”
他今日穿得樸素,靛青直裾,窄袖素巾,一行官吏也都被要求不著官服,故而百姓遠遠看見,也沒太在意。
若不是近來專門翻看史書,他還沒注意,西漢時竟大量種稻,不止關中,甚至緯度到青州幽州一帶,都曾有大片稻田。
他原以為水稻是南宋遷都之後,才興盛的。
許復點頭,“前漢孝武帝時,關中多種禾稻,畝收五石七石,甚至十石都有過。”
這都是如今二倍了,荀柔微訝,“以許公之見,為何如今關中、北方少種稻黍?”
他先前想過推廣種黍的,但這些年百姓還是習慣種麥、菽。
“太尉所言正是關竅,此事就是陳師也不如我研究清楚。”許復讚賞的點點頭,驕傲的將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