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名赫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再觀洪承疇等三人,雖在低聲談笑,商討捷報的撰寫。
但洪承疇、張霖若、王恩寵三人心思各異。
未來的局勢走向,溫越難以預測。
這時,劉繼虎在歡笑之餘,不忘向溫越訴苦。
提及戰事一開,火藥消耗速度遠超預期,希望平虜伯能給予補給。
溫越點頭應允,回想當初賣給朝廷的火銃,每支配備五十發彈藥,平時的戰事規模下是夠用的。
但松山大戰持續時間未知。
這樣的彈藥配給恐怕難以持久。
今日之戰,他的青牙軍定裝紙筒彈藥消耗尚可。
但“萬人敵”等武器的彈藥消耗卻頗為嚴重。
若是戰事繼續這樣下去,輜重營攜帶的“萬人敵”彈藥,恐怕僅能維持一至兩個月的供應。
參謀局的先見之明令人欣慰。
他們早已預見並規劃好大軍的後勤保障,確保補給線的持續運作。
沿途設立的兵站和商站,如同生命線,只要糧道暢通無阻,武器與糧草的供應將源源不斷。
溫越胸有成竹,向劉繼虎保證:“子藥的供給,你無需掛心,我青牙軍還是能保證的!”
這個時代,火器的使用受限於火藥的生產。
一旦火藥供應充足,定裝紙筒彈藥的製造便不再是難題。
以青牙軍為例,火藥廠的工人在流水線作業下,每人每天能夠包裝出數百發定裝紙筒彈藥。
一個工廠的日產量可達數萬發,一年下來,其總量更是難以想象。
青牙軍在火銃製造上,如今已建立起嚴格的標準。
鉛子的生產採用模具鑄造,每次鑄造都能批次產出,且尺寸偏差極小。
這免去了手工挑選和打磨的繁瑣,大大加速了定裝紙筒彈藥的生產流程。
火藥的充足供應,確保了溫越麾下武器的穩定生產。
青牙軍現今的火藥生產技術,雖受季節影響,但年產量達到數百噸黑火藥完全不在話下。
這正是溫越敢於大規模配備火器的底氣所在。
他並不擔憂武器的流失,因為沒有火藥,任何火銃都不過是無用之物。
劉繼虎聽到溫越的承諾,喜形於色,激動地說道:“一切就靠平虜伯了!平虜伯的慷慨,令小弟感激不盡,今後我定將竭盡全力,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在場眾人聞言,皆鬨堂大笑,溫越也忍俊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