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祺很少會講大道理。
這是太子標觀察總結出來的結果。
這傢伙性子憊懶,能坐著絕不站著的那種人。
可一旦李祺開始講起了大道理,那問題就有些嚴重了。
吳王世子加上大明太子,治理政務好幾年,太子標已有了豐富的治國經驗,他只憑直覺就能感到李祺說的這些正是治國大道,是謀國之論。
“文和,你繼續說,孤洗耳恭聽。”太子標表情凝重起來,認認真真地看著李祺。
老朱陛下也變得嚴肅多了,忙道:“‘要想富,先修路’,短短六字,鞭辟入裡,一針見血!”
“起初或許覺得不以為然,但深思之後這才醒悟頗有道理。”
李祺想了想,索性坐著抿了一口茶水,道:“道路這種東西,其實是一個國家的基礎建設。”
“不可否認的是,修建的時候是需要投入極大成本的,而且投入的成本很難收回獲益,因為它消耗的是國本。”
“不僅投入大,工期也很漫長,但是我們為了造福後代,那就必須要做!”
李祺看向老朱陛下,笑著開口問道。
“父皇,驛站經費與郵傳經費是一筆巨大的開支對吧?光洪武三年這一年,全國驛站所耗銀錢高達兩百萬餘兩。”
老朱陛下點了點頭,這確實是一件很讓人頭疼的事情。
他早在吳王時期,就開始著手國內驛站驛路體系的建設了。
每個驛站的經費一般是按驛站的大小、人員和車馬的多少來供給的,用於驛站物資的補充、驛站基礎設施的完善和維護、以及驛夫酬勞的支付等。
尤其是某些達官顯貴住宿驛站,還必須要吃好的喝好的,那就更是增加了驛站的開支。
即便老朱陛下出臺了相應政策,嚴厲打擊官員侵害驛路體系,但仍舊收效甚微。
天高皇帝遠的,他在皇宮裡面,能不能知道都是一回事情。
李祺卻笑著開了口。
“驛站名義上隸屬於六部中的兵部,實際上它的經費主要來源於民間徵收的賦役,也就是說地方官府負責當地的驛站費用。”
“如此一來,為了維持驛站的正常運轉,地方官員們就不得不多方籌措銀錢,如巧立名目增加稅收,或是直接拖欠驛站的經費不給。”
“不管地方官員採取哪種方式,要麼苦了底層百姓,要麼苦了驛站衙役,沒有其他選擇。”
聽到這話,老朱陛下和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