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熟讀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第3/5頁)
花落人不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本家的實戰博弈,使得他已將兵法韜略瞭然於胸。
“好小子,那我且來考考你。”
“你若答得上來,我奉你為師。”
“你若答不上來,哼哼,我要你一隻手!”
荀彧忙起身勸道:
“元讓,不可胡來!”
夏侯惇卻擺擺手:
“先生寬心,某自有分寸。”
他其實也只是想嚇唬嚇唬李翊,哪能真砍他一隻手?
無非是想給這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一點兒教訓罷了。
李翊從容一笑:
“將軍請出題便是。”
夏侯惇輕嗤一聲:
“你既說你熟讀兵書,那我且用《孫子兵法》來考考你。”
荀彧在旁無奈地嘆了口氣。
《孫子兵法》連他都不敢說全部理解了,何況是李翊?
但荀彧不知道的是,《孫子兵法》只對他們這個時代的人晦澀難懂。
經過後世一千多年的洗禮,已經有不少軍事家為它進行過註解。
李翊讀到的自然是註解過後的《孫子兵法》,自然要比荀彧他們懂得多。
所以李翊才會這般自信滿滿……
夏侯惇從書卷中拾起一本書,揚聲念道:
“兵者,國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見不可察。”
“故經之以無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
“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
“就請李翊先生,將這兵書上提到的道、天、地、將、法,為某解釋一番。”
夏侯惇還特意將“先生”二字提高了一個聲調,語氣中竟是嘲弄。
他自幼學習槍棒,熟讀兵書,後來跟隨曹操南征北戰,戰功赫赫。
即使如此,也只能將這五個致勝維度雲裡霧裡的大致理解。
他倒想瞧瞧這位“奇才”要如何解釋這五個維度。
“哦?呵呵……”
李翊眼皮眨動,只是略作思考,便朗聲回道:
“要解釋倒也不難,我且用高祖取天下來對此解釋。”
唔……漢高祖?
夏侯惇一怔,尋思這小子也是想引經據典,高祖事蹟哪個漢朝人不知曉?
他特意挑這一段來講,分明有意取笑自己!
“請試為惇言之。”
夏侯惇伸伸手,示意李翊接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