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第4/5頁)
花落人不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操回道:
“高祖起兵之處,雖然勢力微小,但他身邊卻有了一幫文武骨幹。”
“諸如蕭何、曹參,樊噲周勃等。”
“後面更有韓信、張良、陳平、酈食其等賢才加入,可謂左膀右臂。”
“如此方能一統天下。”
李翊點了點頭,“曹公說得不錯,這些人的確為高祖成就霸業立下了汗馬功勞。”
“但是當年楚王項羽,神勇無敵,高祖對之十戰九敗,緣何高祖最後能夠獲勝?”
曹操揮了揮手,朗聲道:“害,那是項羽剛愎自用,不能用人之故嘛!”
“還有呢?”李翊又問。
“這……”
曹操沉吟半晌,實在想不到項羽還輸在了哪裡。
“當年高祖對戰項羽,屢戰屢敗,身邊的將士卻越來越多。”
“反觀項羽,除垓下之役以外,幾乎百戰百勝,然而身邊的將士卻越打越少。”
“何也?”
哦!
曹操猛然醒悟,終於明白了李翊想表達的是什麼了。
他曹操已經像劉邦一樣擁有一幫賢才了。
現在缺少的不就是底層民眾的支援嗎?
民心所向,無堅不摧。
民心向背,寸步難行。
“子玉是想讓我團結兗州百姓?”
“然也,當年項羽只因齊國叛亂,便滅殺一國百姓,齊人深恨之,故而皆去投了漢王。”
“致使項羽後期無兵可招,無人可用,除了故地江東以外,已成了孤家寡人。”
李翊起身來到曹操近前,朗聲說道:
“曹公,這三十萬黃巾軍所名為蛾賊,但其實都是走投無路窮苦百姓。”
“若能將之安置,則能夠極大促進兗州的發展。”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這句話本身是在提醒封建君王要愛民如子。
但性格腹黑的李翊更能從這句話中看到它深刻的含義。
百姓重不重要?
當然重要!
那愛民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當然是要維護自己的統治!
有句話叫華夏百姓是最淳樸最善良的。
這話可不是吹牛,因為縱觀歷史上的農民起義。
除非是真的活不下去了,那百姓根本不會造反。
他們想要的,只是活下去,僅此而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