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學我者生像我者死 (第4/5頁)
花落人不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諸葛亮開口答道:
“別的大事倒是沒有,就是油坊的生產已經停了。”
“現在市面上已經買不到像樣的糧食,即便有,廠商也捨不得用來榨油。”
講到這兒,諸葛亮表情也挺無奈的。
不過李翊倒是顯得很樂觀。
“無妨,我們已經形成了一條成熟的產業鏈。”
“等饑荒過去,太陽照常升起。”
由於諸葛亮也與李翊相處了一段時間,倒也能聽明白他的一些專業詞彙。
“先生,學生有一事不明。”
諸葛亮忽然問道:
“既然這油坊利潤如此之高,技術門檻卻又這麼低。”
“若是其他郡縣諸侯也爭相效仿,那我們對比他們的優勢不就沒有了嗎?”
誠然,諸葛亮的確是個全才,樣樣都通。
但若是比經商,李翊還是很有話語權的。
“孔明啊,格局要開啟。”
“技術的推廣,並不會抹平我們的優勢,因為我們油坊開設的更早。”
“我們有著更加成熟的工業體系,還有大量的廉價勞動力。”
“只要我們壟斷資金鍊,其他郡縣榨油的利潤我們同樣也能夠吃到。”
李翊簡單地為諸葛亮概括了一下工廠的概念。
說白了,
技術這種東西你是藏不住的,只要有利,人人都會效仿。
你要做的非但不是把技術藏起來,閉門造車。
而是要大力地推廣它,進一步擴大自己的利潤。
要不然為什麼那麼多的發達國家要在發展中國家投資建廠?
說白了,還不是有廉價勞動力和韭菜可以收割。
當發展中國家追上來之後,技術早已更迭,又是新一波的韭菜等待收割。
諸葛亮頭腦靈光,很快理解了這其中的利害關係。
“原來如此……”
諸葛亮低頭沉吟,又向李翊彙報另外一件事。
“近來有探子回報。”
“說徐州的劉備也在號召百姓捕捉蝗蟲,會不會他也是想要效仿我們用油炸蝗蟲,來渡過旱災呢?”
劉備捉蝗蟲?
李翊聽到這個訊息後,先是微微一怔,旋即便是一陣狂笑。
哈哈哈……
“先生何故發笑?”諸葛亮不解地問道。
“呵呵,我笑那劉備無謀,關張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