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母儀天下與仁德無雙 (第2/3頁)
荒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什麼意義?
農桑啊!
自古以來,歷朝歷代皆重農桑!
四民紛攘攘,農乃國家幹。
上至君王大臣,下至普通黎民百姓,都把“農”事作為根本。
所以天子要在孟春正月,春耕之前,舉行一次由天子率諸王公大臣親自參加的耕田典禮儀式,祈求豐收,以示“重農”。
所以皇后要在每年季春三月,皇后會親率嬪妃命婦們,去桑田採葉喂蠶,稱為親蠶禮,以示“重桑”。
但值得一提的是,皇帝親耕禮已經比較繁瑣,而皇后親蠶禮更麻煩。
皇后和陪同人員要先齋戒,典禮上首先祭祀蠶神,再行躬桑禮,然後皇后帶一干人,右手持鉤、左手持筐採桑葉,採完後再交給養蠶婦喂蠶,等到蠶結繭以後,選出上品獻給皇后,再擇一個吉日,皇后與眾嬪妃一起繅絲並染色,直到織成布料,才算完成親蠶禮。
正因為這親蠶禮麻煩,所以一直都是歷代皇后避而不及的事情。
比如以賢德著稱的長孫皇后,也只參加過兩次。
再比如唐高宗即位後,永徽三年下詔舉行親蠶禮,他的原配,出身世家大族的王皇后怕麻煩索性直接就不去,軟弱的高宗也沒辦法。
倒是那位野心勃勃的則天武后,與王皇后態度截然不同,武則天先後五次參加親蠶禮,在唐代皇后中次數最多。
武則天之所以對親蠶禮樂此不疲,除了她天生精力充沛外,主要想以身作則,為天下女性表率,表明自己不愧為重視農桑、關心黎民冷暖的國母,贏得大唐民心。
這就是皇帝親耕禮和皇后親蠶禮的意義所在——勸農!
但因為親蠶禮極其繁瑣,冗長又辛苦,再加上馬皇后近些年來身子骨愈發不好,所以老朱也就沒怎麼舉辦,士林儒生自然頗有微詞。
人家大唐賢后都能做到,為什麼我大明皇后就做不到呢?
不重視農桑,不關心黎民冷暖,你算什麼國母?
這種別有用心的謠言一直都存在,老朱也勒令錦衣衛嚴厲打壓,並且全面封鎖訊息,儘可能地不讓馬皇后知道,不讓自家妹子傷心。
但是現在,憑藉李祺改良的這提花機,一切流言蜚語都將會不攻自破!
而伴隨著這提花機推廣到整個大明天下,百姓受益的同時,也會感嘆太子朱標的仁德無雙,更會感懷馬皇后的慈母心腸!
大喜啊!
這確實是一件大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