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冤案? (第3/4頁)
風露沁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可以輕判的。”
顧棲川:“那…你有什麼依據可以證明伯父確實是冤枉的嗎?”
陸盞輕嘆了口氣,無奈:“我要是有證據,早就替爸爸翻案了,我之所以認定他是冤枉的,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我是父親一手帶大的,是他把我領進建築這一行的,我相信他的為人品行。第二,法院判決後,我曾和父親見過一面,他與我說他是冤枉的。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法院認定的賄賂者一直沒有被查出來,我甚至都懷疑有沒有這個人的存在,如果沒有賄賂者,父親就不存在收受賄賂的事實。”
情感上,顧棲川很願意和陸盞站在一個陣營去堅信陸衛國的清白,但理智上,他十分清晰地認識到陸盞的這三個原因只有最後一個能勉強成立,前兩個都過於主觀。
“我相信”“我認為”這些不以客體證據為基礎的主觀話術在法庭上是絕對立不住的,沒有哪個法官會因為被告人親屬的一句“我相信他的為人”而輕判。
但顧棲川知道,這個案子是陸盞的心結,他甚至可以預見到長遠的未來,陸盞都會被陸衛國那一句“我是冤枉的”所折磨。
與其如此,不如實打實地重查一遍,究竟是不是另有隱情還是得用證據說話,不管結果如何,至少能解了陸盞這個心結。
這五年來,陸盞因為陸衛國而揹負的偏見已經夠多了,顧棲川決不可能讓他繼續陷在這個案子的負面影響中,他可以替陸盞排除現實的阻礙,但陸盞心裡那道檻才是最難越過的。
他沒有反駁陸盞完全站不住腳的三個原因,而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既然圖紙上的資料在錄入電腦前會有許多版本的草稿,那有沒有可能是草稿這一環出了問題,導致電腦上的資料也錯了呢?”
“…可我父親不是那樣粗心的人。”陸盞不是沒想過這個可能,但一個方案從成形到最終落地實施,這中間要經過不少稽核程式,即使真的是錄入時出了問題,也不可能沒人發現。
顧棲川問:“你可以詳細和我說說,當年的具體工作流程嗎?”
陸盞回憶道:“我爸爸之前開過一個工作室,還收了一位徒弟,就是那位張山叔叔。”
“張山?我知道,就是他讓你去做的槍手。”顧棲川之前就讓私家偵探把陸盞身邊那些人都查過一遍了。
做槍手對陸盞的聲譽有損,但又確實保障了陸盞這五年的收入,顧棲川實在無法評論張山這個行為到底是不是正確的。
陸盞說:“對,張山叔叔對我挺照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