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宋王朝是西曆960年,由“被逼無奈”的趙匡胤謀朝篡位而建立的。
而今年則是西曆1340年!
也就是說,大宋王朝立國至今,已經有380年了。
當然了,擁有380年綿長國祚的應該是西宋,而不是定都江寧的東宋。
雖然東宋也以宋為國號,官家也姓趙,也是趙光義的子孫。
但是東宋的法統並不完全來自趙宋王朝的傳承,而是主要來自十八州合眾為國。所以東宋王朝實際上只是十八州(後來變成五十州)合眾為國後公推的名義上的國家領袖,並不是真正言出法隨的帝王。
而西宋雖然在靖康年間也歷經劇變,並且為了圖存求強丟掉了“與士大夫共天下”的祖制,走上了軍功爵的路子。
但是西宋的靖康變法還是在大宋王朝續存的基礎上進行的,屬於老店新開。同大周、東宋完全在一張白紙上構建制度法律是完全不同的。
而且西宋的先天也相當不足,沒有出海口,因此也無法獲得富裕的殖民地給自己的統治輸血。
另外西宋的核心地盤也比較散碎。不像大周、東宋的核心地盤都是一整塊連在一起,交通非常便利的土地。
西宋的核心,關隴、荊楚、巴蜀這三塊地盤相對獨立,彼此之間的聯絡不大緊密。
而且西宋也不像大周、東宋,非常重視工商業的發展。所以必須不遺餘力加強交通設施,打造國內的統一市場,從而促進了國內各個板塊的向心力。
西宋的情況則不一樣,因為沒有出海口,本土三大板塊之間的交通又極其不方便,而且還缺乏鑄造貨幣的貴金屬。
所以西宋根本沒有大力發展工商業的可能。而靖康年間的西宋朝廷也走了一條符合西宋國情的發展路線——重農抑商,利出一孔。
說實話,基本上做到了利出一孔的西宋也真是倒黴,遇上了兩個“人民幣玩家”,自備新大陸,幾乎擁有無限的資源和財力。要不然西宋多半就是另一個強秦了。
現在西宋遇上了開掛的對手,自然當不上強秦。而“重農抑商,利出一孔”的國策在實行了200年後,也到了弊端重重的地步了。
這種“利出一孔”的路子,說穿了就是不要黃油要大炮的路數,將整個社會的消費壓低,僅僅滿足最基本的需要,然後將節省下來的社會財富都用在軍事上。等軍事發展起來後,再透過戰爭奪取別國的財富和土地,用來補償將社會財富都用在軍事上的國民和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