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發生在共和226年9月19日、20日的姜山戰役,是以兩宋聯軍的慘勝和周軍的惜敗而告終的。
根據後來解密的雙方檔案比較,獲勝一方的損失其實比敗逃的周軍還要大得多。
在不到18個時辰激戰中,兩宋聯軍的傷亡和失蹤人數多達15000餘人!而周軍的損失不到10000人。這還是因為在慌里慌張的撤退被西宋的騎兵師追擊了一把,否則周軍的損失最多就7000人,連兩宋聯軍的一半都不到。
西宋最精銳的軍隊,居然被一群第一次上戰場的周國軍人打得損失慘重!
這實在是出乎了當時所有的人預料。
所以在姜山戰後,雙方指揮官提交的報告中,出現了非常有意思的情況。宋軍這邊,趙良將高估了自己所取得的戰果,認為已經將阻擋自己的周軍一個軍約5萬人完全擊潰,斃傷和俘虜的人數超過2萬。
而周軍這邊,則低估了宋軍的損失。他們報告的擊斃、俘虜人數為一萬左右,和自己的損失相當。
因此姜山之戰,在當時就被判定為兩宋聯軍的勝利。
贏得了姜山慘勝的趙良將顧不上部隊的疲憊的損失,在9月21日就率領取勝的部隊轉向了東方——這在後來被認為是重大失誤,因為給了武元鎮所部恢復元氣的時間。
不過在當時,趙良將也不敢無視推進到北舞鎮的周軍第19步兵軍的存在——這個軍是從淮河防線上開來的,順著汝水用蒸汽拖輪拖拽的木船拉運到郾城,然後再由陸路西進的。
在趙良將集中主力打擊武元鎮的周軍第18軍的時候,派出了一個師去嚇唬周軍第19軍。在19日、20日兩天,這個師和周軍第19軍發生了頻繁的前沿接觸戰,也蒙受了相當大的損失。
而在這一系列的前沿接觸戰中,西宋引以為傲的騎兵和槍大夫居然吃了不少虧。槍大夫再努力練打靶,也彌補不了裝備上的劣勢。
共和軍的散兵使用的線膛槍、火藥和子彈可是機器工業的產品!
而槍大夫們用的都是手工工場生產出來的裝備,根本比不了。
所以共和軍的散兵手裡的線膛槍,就是比槍大夫們的線膛槍打得更遠也更精準。
雙方的騎兵同樣存在差距!也是周強宋弱。周軍騎兵的馬匹和使用的騎兵線膛槍和手槍,都比西宋騎兵要好,連胸甲都更加堅固而且輕薄。
在這種情況下,趙良將可不捨得用寶貴的騎兵和槍大夫去遮蔽戰場,寧願用一場堂堂之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