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桃一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道是什麼東西的“草藥”,放進身後揹著的竹筐裡,才放鬆下來。
幾個蜘蛛人很快消失在遊客們的視線中,艄公們重新上路,撐著竹排繼續漂流,口若懸河地訴說著兩旁山體不知是真是假的誇張傳說。
中午,景區安排地質專家們和採風組在內部食堂的包廂裡用餐,大家果然都對蜘蛛人這個表演專案印象深刻,根據地質專家們之前的研究結果,這種先民傳下來的技能還有可能跟懸棺風俗有一定聯絡。
幾杯酒下肚,李達盛也些許放開,話也多了起來。他說,不帶安全繩攀爬巖壁無異於刀尖上行走,一般家庭的人都不會來幹這個。整個景區,其實只有兩個這樣不戴安全繩的蜘蛛人——
一個40來歲的婦女阿鹿,她父母早亡,後來嫁了個老公,生了個兒子,日子卻也不好過,那個男人竟然夥同姘頭把家裡的錢和兒子一起帶走跑了,從此杳無音訊,剩下阿鹿一人孤零零地過。
另一個大家都叫他小烏,聽說父親姓戰。從小父母離異,因母親幾乎沒有勞動能力,懵懵懂懂的只得跟了父親。繼母欺他年幼,虐待得很厲害,有回差點就死了,命硬活了下來,說是喪失了生育能力。稍微懂點事後,他就從家裡逃了出來,和親媽相依為命,一邊偷偷打零工一邊上學,讀書很好,可高中沒上兩年,就輟學了。
說白了,都是苦命人。
柳浮聲默默聽完,一直沒有作聲。她曾在社會民生頻道實習過半年,見過一些類似的事——在你看不到的地方,總有那麼些人,用盡全力卻依舊悲苦地活著,而且,悲苦是他們自己的,別人永遠帶著一絲優越感,冷眼旁觀。不信你看李達盛,這些只是談資,眼中毫無人性關懷的暖意。
酒足飯飽,一行人走出包廂,路過大堂,李達盛用下巴指了一處,“喏,幾個都在那兒。”
他口中的“幾個”,就是方才表演攀巖的蜘蛛人,距離太遠,其實看不清相貌,現在猛然一看,更是分不清誰是誰。
地質隊的於教授揹著手走過去,李達盛也跟著過去,語氣很粗,聽不出善意,好像在招呼一群猴子,“來來來,別吃了,站起來,這些都是大城市來的大專家和記者。”
幾個人一聽,侷促地站起來。
於教授心地倒是不錯,見人家飯只吃了一半,並沒有多聊的意思,只問了問學這些有沒有師傅,還說,不加安全繩比較危險,要注意安全。
其中兩個人不約而同應了一聲,想必就是阿鹿和戰烏,順從但並不怎麼當回事地點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