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恨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沈三玄聽說,連忙放下三絃,走近前一步,向劉將軍請了一個安,滿面是笑道:“將軍!請你息怒,我這侄女兒,她是小孩子,不懂事。她得罪了將軍,讓她給將軍賠上個不是,總讓將軍平下這口氣。”劉將軍眼睛一瞪道:“你是什麼東西?這地方有你說話的份兒?”說著,端起一杯酒,照著沈三玄臉上潑了過去。沈三玄碰了這樣一個大釘子,站起來,便偏到一邊去。
這時,尚師長已是伸手搖了兩搖,笑道:“德柱!你這是何必,犯得著跟他們一般見識。他既然是說,讓鳳喜給你賠不是,我們就問問他,這個不是,要怎樣的賠法?”說著話時,偷眼看看鳳喜,只見鳳喜手扶著鼓架,背過臉去,只管抬起手來擦著眼睛;沈三玄像木頭一般筆直的站著,便笑道:“你這一生氣不打緊,把人家逼得那樣子。”說時,將手向沈三玄一揮,笑道:“得!你先和她唱上一段吧。唱得劉將軍一開心,不但不罰你,還有賞呢。”沈三玄借了這個機會,請了一個安,就坐下去,彈起三絃子來。
鳳喜一看這種形勢,知道反抗不得,只好將手絹擦了一擦眼睛,迴轉身來,打著鼓板,唱了一支《黛玉悲秋》。劉將軍見她那楚楚可憐的模樣兒,又唱得這樣淒涼婉轉,一腔怒氣,也就慢慢消除。鳳喜唱完,合座都鼓起掌來。劉將軍也笑著吩咐馬弁道:“倒一杯茶給這姑娘喝。”尚師長便向鳳喜笑道:“怎麼樣?我說劉將軍自然會好不是?你這孩子,真不懂得哄人。”他一說,合座大笑起來。鳳喜心想,你這話分明是侮辱我,我憑什麼要哄姓劉的?心裡正在發狠,手上讓人碰了一碰,看時,一個彪形大漢,穿了武裝,捧了一杯茶送到面前來。鳳喜倒吃了一驚,便勉強微笑著道了“勞駕”,接過茶杯去。劉將軍道:“鳳喜!你唱得是不錯,可是剛才唱的那段曲子,顯著太悲哀,來一個招樂兒的吧。”尚師長道:“那末,唱個《大妞兒逛廟》吧。”劉將軍笑道:“不!還是來個《拴娃娃》吧。”這一說,大家都看著鳳喜微笑。
原來舊京的風俗,凡是婦人,求兒子不得的,或者閨女大了,沒有找著婆婆家,都到東嶽廟裡去拴娃娃。拴娃娃的辦法,就是身上暗藏一根細繩子,將送子娘娘面前泥型小孩,偷偷的拴上。這拴娃娃的大鼓詞,就是形容婦人上廟拴娃娃的一段事情,出之於妙齡女郎之口,當然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了。而且唱這種曲子,不但是需要口齒伶俐,而且臉上總要帶一點調皮的樣子,才能合拍。若是板著一副面孔唱,就沒有意思了。鳳喜不料他們竟會點著這種曲子,正要說“不會”時,沈三玄就對她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