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但話說回來,聯盟的制度還真沒有那麼好抄。
基地、行星、星系、聯盟四級代表大會與大會主席、理事選舉是沿用千年的老制度了,這個倒是可以抄一抄;比較難以實現的是“基本生活物資”制度和“勞動積分”制度。
“基本生活物資”制度又被大家戲稱為“救濟糧管飽”制度,顧名思義,就是面向每個公民(甚至包括臨時居留證持有者)的基本生活資料保障制。
這些保障包括髮放公租房、食物配給(雖然是營養板磚)、衣物和其他生活物資配給(雖然可能都是生產時的邊角料,隨機染色隨機款式、到處都是直角的鋼板傢俱等等),一旦賬戶餘額為負就會觸發物資發放。
至於說餘額不為負——那你不是還有錢可以自己買麼朋友!
而“勞動積分”則和聯盟公民的一生息息相關。
勞動分為“公共事務”與“私人交易”,公共事務包括在公立機構任職從事的工作、訓練公共人工智慧如幽靈、維護公共機器人、結果向公眾公開的各學科領域研究工作等等,這些都是自動結算積分。
而私人交易則需要申報,正經交易也可以結算積分,但如果是什麼買賣器官人口之類的非法交易,不用說不但沒有積分,還要罰款甚至吃牢飯。
積分結算基本上與工作時長成正比,雖然比較困難和危險的工作積分會高一點,譬如研究人員和軍人,但高得不多,總體來說還是大鍋吃飯。
聯盟會根據勞動積分發放生活津貼,積分很低的時候,這筆錢可能低至Ж0.1/月,不夠整一口紅燒肉的;但隨著勞動積分的積累,絕大部分聯盟公民在四十歲以後都能領到Ж100/月以上,接近最低工資標準,差不多可以退休了。
勞動積分在使用公共資源的時候也非常重要,譬如器官置換手術排隊,會考慮排隊時長、病情危重程度、勞動積分三個權重指標,勞動積分高的人能更快排到,減少在等待的過程中狗帶的機率。
“基本生活物資”和“勞動積分”制度考驗的不止是生產力,還有社會治理能力,對資訊的收集和數字化要求極高,還需要人工智慧自動調配資源。
如果搬到“亞特蘭蒂斯”部落,不用想,肯定從登記“魚口”開始就亂成一鍋粥,然後在資源配給過程中產生巨量的貪腐……
“主要是缺一個幽靈。”周曉辰怨念。
“玩‘類人’文明真有意思,”林見星聽得也很怨念,“我們整天淨研究進化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