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洞庭救星 (第2/7頁)
明月共舉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紳們,也都一一賜予相應官職。
原本朝廷緊守的,地方不得私募兵馬的底線,在這場苗人叛亂和西蜀東征的危機下,算是徹底被打破了。
這道口子一開,洞庭郡地方上,原本就因為徵募鄉勇令,而漸漸有了些軍閥苗頭的洞庭郡地方府縣,恐怕要不了多久,就要藩鎮遍地了。
但朝廷已經顧不了這麼多了。
藩鎮遍地就藩鎮遍地吧。
那些藩鎮再怎麼尾大不掉,那也是遵奉朝廷之令的。
把洞庭郡交給他們,總比交給五毒教和偽蜀這些叛逆賊寇要好。
所以下了這道“地方自募民團抗賊詔”之後,朝廷便將此事全權交給了原洞庭郡郡守,令其妥善處理地方事務,全力支援武安侯平賊。
而後,對於洞庭郡的叛亂,還有西蜀賊的東征,朝廷就放手不管了。
在沒錢沒兵的情況下,他們也管不了。
這一切,都交給了洞庭郡地方自決。
……
正當朝堂兗兗諸公,正為了洞庭郡越來越糟的局勢,感到頭痛的時候。
在洞庭郡,郡府也在為下面,越來越糟糕的局勢而感到頭痛。
今任的洞庭郡守,名叫盧方海。能做到一郡之首的位置,判守數千裡疆土,這位盧郡守,自然不是常人出身。
其出身金陵盧氏,家族乃是京師顯貴,世代傳承寧國公之位,在整個大越國,都是數一數二的頂尖權貴。
盧方海便是此代的寧國公,也正是有此顯赫之爵,盧家與國同休,所以他才能坐上這郡守之位。
不然換做其他人,先不說出身夠不夠顯赫,單就是忠心問題,就不得不讓朝廷擔憂。
原本對於自己如今這個位置,盧方海是感到很滿意了。
畢竟郡守雖然只是地方之職,但也位列二品,與朝中那各部尚書也不差分毫。洞庭郡治巴陵城,雖然繁華不及金陵城,但那也是天下名都,不會差到哪裡去。
更難得的是,在洞庭郡這邊,盧方海就是官最大的,沒人能管著他。
不像在京城那邊,雖然自己也是頂級豪閥,但同級的還有許多國公,上面還有那幾家王爺,頂頭上還有皇上管著,半點都不自在。
所以對於來洞庭街履職,盧方海是頗為開心的。
但自從幾年前開始,這種開心就越來越少了。
大越各地的叛亂戰爭,使得這個王朝,漸漸有了些許末代景象。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