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藍舊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說句實在話,韓父還是蠻喜歡郵電局這邊的環境的,出門不遠就是棉紡廠的老年活動中心,這裡是整個縣城老人最多的地方,大家聚在一起帶孫子、看書、打牌、下棋拉二胡,日子過得悠哉悠哉,比清清冷冷的療養院環境好多了。
大院裡也有老年人活動的地方,不過沒這麼熱鬧,上年紀的愛去療養院裡待著,棉紡廠這邊人員基數大,也不是所有老人要在家幫忙帶孩子幹家務的。
主要是這裡有他的寶貝孫子,現在韓父一天不見著兩個寶貝蛋,就混身不自在。
房子裝好後,又晾了幾天,趕在高考前兩天,韓父領著隨行人員住了進去,他這房子是在棉紡廠買下來的,跟婁燕妮在郵電局的分的福利房不搭邊。
不過知道韓父是婁燕妮的公公,還住得這麼近後,還是有人說閒話的,大意就是婁燕妮公公有房子,不應該佔著公家的家屬房,應當把房子讓出來給有需要的職工。
不管什麼時候,住房都是緊俏的,她們這兒雖然沒有大城市那樣住房難,但一套不到七十坪的家屬房,住了上下三代人也是常有的事。
“你可別聽人瞎說,就把房子給讓出去。”朱珍珍回郵電局上了十天班,度過了最繁忙的那些天后,又回了學校上課,放假才有時間回來。
這幾天要高考,學校多放了幾天假,她考完試才回去上課。
剛回來就聽說了家屬區的流言,對此十分不屑,“說這話的人,還有家就是附近的呢,不也沒有住在家裡去,按她們這樣的說法,咱們郵電職工家在本地的,都回家住不就行了,婆家不行住孃家唄,分什麼福利房呀。”
婁燕妮可沒有聽兩句流言就把房子讓出去的想法,她還是郵電局的職工,住得光明正大,也不怕她們說道,不過就是有些膈應人罷了。
朱珍珍難得過來,她也不想老說這種不開心的事,轉而問道,“你複習得怎麼樣了,怎麼還有功夫來我這兒。”
“當然是來看我的寶貝乾兒子啊,順便放鬆一下。”朱珍珍俯在搖籃邊,一人給親了一口小臉蛋,滿臉的羨慕。
本來她是打算跟她們家老陳抓緊時間造人的,結果這高考一恢復,生孩子的計劃就又推後了。
相比鄉下各生產隊的知青來說,朱珍珍夫妻這樣的考生是沒有什麼壓力的,除非個人想上大學的想法極其迫切,不然她們即便是考不上,還有工作做為後盾。
朱珍珍就很輕鬆,用她的話來說,她複習時用心複習了,考試盡全力,考不考得上